16日上午,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据透露,广州将选址太古汇新建科技图书馆,明年还将有一次性增加500万册图书的购书计划,其中200万册是科技类图书。 广州一直重视发展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之城”计划也很恢宏,按照市文广新局8月公布的建设规划,至2020年,如今每80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的现状将变为每8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人均拥有3册馆藏书籍。5年时间,实现巨大转变,委实不容易。在太古汇这种商业旺地,拿出3万至4万平方米来建科技图书馆,足见广州致力建设与城市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图书体系之决心与手笔。 就供应而言,图书资源既要筹划增量,也要盘活存量。广州有大量高校或科研机构,馆藏资源很丰富。据资料显示,华农为786万册、华大657万册、中大632万册、华师356万册、广工350万册、广外289万册……而广州图书馆总馆藏也不过658万册。假如能够推动高校图书馆无差别向市民开放,盘活这些知识资源,一方面大大减轻公共图书馆负担,一方面为读书人提供更多选择。可是,很多高校图书馆只向学生或校友开放,直到去年10月,大学城十高校才开始通借通还,向社会开放似乎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 就使用而言,图书馆应“用”而生,方便读者使用为第一价值。集中建大型图书馆,甚至是标志性图书馆,胜在体量大、收藏多。对使用者来说,或许使用的便利性——易借易还——更重要。在资讯贫乏时代,图书馆是为数不多的信息宝库,上图书馆借书、看书成为许多读书人不二之选,哪怕要转几趟车也难不倒他们。到了今天,一个手机APP就是一座小型图书馆,随时可以点开阅读,专门跑到大型图书馆借书、看书,还要还书,成本很高、效率很低,难以成为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首选。快节奏社会,公共图书馆的可及性很重要,让读者在最短时间、最方便处借还,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譬如,把自助图书借阅机器装在地铁站内,乘客凭羊城通或身份证借阅图书,出了地铁口就能还,或者带回家过几天还。如此,读者就可以利用坐地铁的时间,看一会儿书了。再如,把这种装置摆放到各居民小区,方便小区居民借阅。如果居民还可以与图书馆互动,告诉自己的阅读需求,等图书馆送书上门,更好。 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在适应,传统图书馆也要与时俱进,学会多条腿走路。当读电子书成为一种潮流,公共图书馆也不必太在意实体书存量,或者上图书馆借书人数,将资源匀一些给电子图书,有利于补充商业读书网站的偏颇,满足年轻读者的阅读需求。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