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首届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在东莞开幕,紧接着的下周一,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外媒还报道,万达集团本月底还将引进机器人当扫地工及保安。“机器换人”越来越成了热门话题。 “机器人”热的时代背景是随着生育率持续低迷,劳动人口出现下降,这也是不久前全面二孩政策放开的原因之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顺应了民意,但网上一些激进的人口学者并不满足于此,甚至呼吁要彻底推翻计划生育政策,以为非此国将不国了,又似乎有些过头。 人口数量确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更为重要的应当是人口的素质。我们拿历史说点事,中国直至宋朝时的人口总量并不大,农民的平均耕地始终保持在人均十亩的水平以上,但却在科技文化发展上始终生机蓬勃,创新发展不断,经济发展水平昂然领先世界一大截。但到十九世纪下半叶人口膨胀人均耕地不足三亩时,耕种水平却反倒退步到人拉牛犁的原始水平,因为简单低水平的密集型生产足可应付人均耕地不足三亩,激发不了科技的发展。虽然那时GDP还是稳居世界第一,但都由什么构成?无非是茶叶丝绸瓷器!在船坚炮利的外来侵略者面前,几十代人积累的财富被劫掠一空。所以评价一个社会的发展,不仅要看看GDP的数量,更要看看GDP的成分,是否有钢的含量、科技的含量,一百年前如此,今天更是如此。 坊间有种议论,以为机器换人会造成就业岗位减少,与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增加劳动人口精神有所背离。我以为,全面二孩政策出发点,不仅仅是出于经济的考虑,更是出于人性、家庭、养老等社会因素的综合考量,同时对新增劳动人口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机器人”热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因为所谓的机器换人并不是必然造成工作岗位减少。历史上有很多次工业革命(特别是19世纪、20世纪刚开始机械化的时候),每一次都带来人们的担心,以为会造成劳动力的失业,但是实际上都没有。因为机器人的使用,的确减掉了大量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岗位,同时也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转移,腾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开辟了第三产业就业机会,所以机器人使用带来的并非只是简单的减法。 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热会带来科技上的促进,它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有大幅度的提高,并会以此倒逼中国制造业,不能再简单停留在以往靠粗加工的获利上,而是转向依靠劳动者专业技能和使用效率上的更高层次的人口红利即“头脑红利”。 中国既然已经融入了全球合作分工体系,必然会逐渐进化到这个生态链中更高级的位置。依托于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形态,必然会逐渐退出中国。只有走创新发展之路,我们才能走出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即便劳动力有些不够,也可以用“脑”动力来补,因为只有“头脑红利”,才能让中国由世界代工厂变成中国智造工厂,成为真正的智造强国。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