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理解家长们的误判。互联网时代,信息纷乱复杂,骗术也就乘势而入,见惯了手机短信行骗的招数,家长们本能地“抵抗”,则是很自然的事情。尤其是,家长群里的警察妈妈这个身份,无疑更强化了误判的权威性。如果继续循着“调查”这个向度,探讨教育行政部门如何改进调查的方法方式,固然可以,但价值不大。搁置调查技术的讨论,探求其背后教育教学的真实存在,或许更有意义。 报道说,厦门此次规范办学情况调查,主要内容涉及学校有没有在规定时间放学、作业多不多,老师有没有罚抄作业等,“每个问题都直中要害”。由此看来,调查的一个主要目的学业减负情况如何,准确地说,是更多调查此前学业减负规制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如何。 另据报道,早在2013年3月,厦门实施了号称“史上最严”的中小学减负措施,不过200余天,便遭遇大面积“回潮” ,40所被督查学校中37所“有问题”。以至于教育部门又一次召开大会,严肃强调并推出初中减负细则,态度坚决地表示,将建立长效减负工作监督检查机制,用一系列措施保证减负规定的实施。但事实表明这更多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怒吼”。 不难看出,减负规制的历史执行情况,相较规制设计预期,并不理想。厦门此次规范办学情况调查,有了这次“风波”,更使调查由隐性走向显性,也会一定程度增加调查真实性的难度。 前几年,北京为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曾出台鼓励家长举报学校的激进措施。尽管力度如此,不少家长仍然不领情,担心孩子作业少了,学习成绩会下降。可见,只要不从根子上扭转,恐怕不管怎样努力,学校和家长强烈的“分数”荷尔蒙,仍会一次次难耐冲动,成为一头打不死的怪兽。 中小学学业屡减而不轻,症结在于对教与学两者评价方式的唯分数的马首是瞻,深层原因则在教育核心理念的长期走偏。不少地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效用低下的“减负令”已传递出这个信息。如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上,抛却、背离了以“生”(学生)为本、育人为先这些最基本的化育常识,不在教育核心理念上强力改变,不在在育人根本规律上强化践行,任何单纯用行政手法强抑学业负担的所谓“减负”,终归是镜花水月。 |
相关阅读:
- [ 09-17]请给中小学老师减减负
- [ 09-01]精准扶贫中贫困户应当自我减负
- [ 08-25]企业社保违规需要适当减负
- [ 08-06]城管:当务之急不是扩权,而是减负
- [ 05-21]为企业“减负”就是为创业铺路
- [ 04-10]为企业减负要靠法律开路
- [ 04-09]以简政放权为“奇葩证明”减负
- [ 03-18]减负不仅是减钱更是减压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