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民生巷议> 正文

未就业毕业生该如何“统计”

2015-10-28 08:25:58何强来源:北京青年报责任编辑:孙劲贞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近日透露,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将打造升级版,从关注初次就业率转向提高就业质量,从重视推荐毕业生转向关心学生成长,从就业部门向教学部门的简单反馈,转向协同育人。从2016年开始,要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和服务,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机制。

建立未就业、不就业毕业生的统计机制,相比此前只统计初次就业率有很大进步,可以一定程度上挤掉初次就业率统计的水分,反映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同时跟踪未就业、不就业学生,给予其毕业后的帮助。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真实、客观地统计未就业、不就业学生的情况,建立跟踪培养机制。

目前,高校的初次就业率,是由高校自行统计、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后发布的。初次就业率的统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被质疑弄虚作假,把未就业的学生,包装为签约就业和灵活就业,抬高就业率数据,制造就业政绩;二是在统计就业率时,是把准备出国留学、考研的学生也计算在内,而这部分学生,并不应该统计在就业率中。

要统计未就业、不就业毕业生数据,必须解决这两方面问题,通过新的统计机制,挤掉初次就业率统计的水分。在传统统计机制下,就业数据是由学校自行统计的,如果这一统计方式不变,存在于初次就业率统计中的弄虚作假问题,会照样发生在统计未就业学生中,学校为抬高初次就业率、减少未就业学生数据,会把未就业学生“统计为”已就业学生。因为这一数据,关系到对学校就业工作,以至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

虽然教育部门很重视就业率统计,但至今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统计公式。有的是用各类就业数据除以总毕业学生人数,有的是总毕业人数减去未就业学生再除以总毕业学生数。科学、规范的做法应该是,把就业率统计公式统一调整为,用准备就业学生数减去未就业学生数,再除以准备就业学生数,这样得到的统计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就业情况。

再就是,对于不就业的学生,高校怎样建立跟踪机制?目前,很多高校只顾抓毕业时的初次就业率,毕业生一离校,学校和学生的联系就中断了——不仅不就业学生中断,和已经就业的学生也大多中断,直到他们事业有所成就,才被母校“发现”。这不像国外大学,有校友会组织,建立起和所有校友的紧密联系,既关心刚毕业校友走向社会的事业发展,又把校友资源,作为学校重要的办学资源。正因为有这样的校友会组织,国外一流大学的校友捐赠率普遍较高,校友捐赠率成为比就业率更重要的衡量学校办学的指标。教育部提出,要从重视推荐毕业生转向关心学生成长,这无疑要求高校既重视学生在求学期间的培养成长,也关心毕业之后的事业发展。

要转变我国高校的就业工作,必须在就业率统计和学校办学理念上进行根本转变。一方面,应该调整就业统计方式,从由学校自行统计、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发布,转变为由第三方机构统计发布,且把就业率数据和学校的利益脱钩,不能作为行政部门评价学校的依据——如果行政部门把就业数据,作为学校招生计划或者评优依据,这就把就业统计变为行政评价的手段,与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要求不符。由第三方统计的就业数据,可以通过向社会发布,作为受教育者、社会机构选择学校的依据,通过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选择,来促进学校办学。而不是行政部门统计、再采取行政措施调整办学。

另一方面,引导高校重视教育质量,不能只关注功利的就业率数据,而必须从长计议,对于不同的高校,应该通过落实办学自主权,引导高校有明确的办学定位,有的高校重视通识教育,有的重视职业教育,重视通识教育者,以能力为导向办学,重视职业教育者,则更关注就业数据。在评价学校办学的质量时,也应该淡化行政评价,而推进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这是需要做出的深层次转变。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