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最新原创> 正文

别片面解读“中职生月薪超本科生”

2015-09-23 18:05:18林旻煜 杨朝清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图片来源:网络

福建省中职学校招生在经历了冰点之后,今年实现逆袭,部分学校因为生源激增,不得不提前结束招生。与此同时,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身价也在不断上涨,部分中职毕业生月薪甚至超过一些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9月23日《东南快报》)

“部分中职生月薪超本科生”有啥好稀奇?

林旻煜

包括中职在内的职校生源激增并不是福建一地的现象,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宏观背景下,这一现象还有蔓延的趋势。某种程度上说,职校受欢迎程度的确在增加。一个例证是,在高招填报志愿时,虽然专科分数线低于本科分数线,专科批次录取更是安排在本科批次之后,但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本科线上考生选择填报专科学校。

除了屡屡被媒体舆论热炒的“职校好就业”,如今的“月薪超本科生”其实也是市场作用的产物,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众说周知,相比与本科教育,职校教育本就是更体现市场导向、更贴合市场需要的专才教育,其专业设置所培养出的人才也多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可以在某些专业要求较高、乃至外行很难插手的领域直接上手。物以稀为贵,这在不少制造业高速发展、蓝领人才极度匮乏的地区和部门就显得抢手。这种为市场检验而认可的“抢手”体现在就业上就是好找工作,体现在薪水上就可以是“月薪超本科生”。

当然,如果一再抱着稀奇异样的眼光看职校生月薪超过本科生乃至职校生群体的逆袭的现象,实际上已经预设了一个前提,即学历与身价应该呈正相关,而如今市场经济的逻辑正在冲击着这一前提成立的基础。可即使这样,也不能推出教育回报率降低的结论。功利角度上看,教育回报体现在就业中,即短期体现在月薪中,还长期体现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和前提发展上。稍作调查,无论在职业成长还是薪金增长上,高学历人群还是牢牢占据着优势。同样的,这也是市场作用下的结果。

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既要防止早就过时落伍的“重学历,轻能力”的“唯学历”风气重新抬头,在市场体制的框架下,持续推进用人和人才评价等相关制度改革。同时,也要避免“学历虚无主义”借着片面解读、理解诸如“部分中职生月薪超本科生”等看似反常,其实正常的现象而扩散开来,滋生社会浮躁。

“中职月薪超本科”倒逼高等教育转型

杨朝清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向上社会流动渠道,承载着人们“知识改变命运”的厚重期望。只不过,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供求关系的改变,导致知识改变命运的显示度下降、周期性拉长,初出茅庐的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身价并不高,甚至出现了“白领工资不如农民工”。

与本科毕业生相比,中职毕业生许多人都是技能型人才,在劳动力市场是一种稀缺资源,身价的“水涨船高”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大学生的“眼高手低”和中职生的“脚踏实地”形成了鲜明对比,中职生具备与岗位需求匹配的劳动技能,其就业率和薪资待遇都高于一般都高于本科生。

面对就业市场“冰火两重天”,高等教育如果依然在陈词滥调中打转,依然在改革创新中踌躇不前,依然在批评质疑中自说自话,不可避免会遭遇更为惨烈的“滑铁卢”。高等教育要想“实现价值、起到作用、赢得尊重”,就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始终与时俱进,实现“涅槃重生”。

澳大利亚的大学为学生颁发两个证书,一个是学位证书,一个是能力证书。学生拿到两个证书去就业,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能力证书,因为能力证书是这个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体现。而学位证书更多的是一种结论性的评价。

在一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时代里,学历出身和生存生态并不直接挂钩,中职生月薪比本科生高也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一切,都倒逼着高等教育的转型和创新,呼唤着大学生追求更多的“能力证书”。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