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职称评定不能体现教师的人性力量,就很难避免一个不爱学生的人成为老师,甚至拿到正高级职称。 今天是“教师节”。节前,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改革方案出台,将设置“正高级”职称,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这应该是教师们的利好消息。 此前,中小学教师在评职称方面有个“天花板”,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最高都只能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相当于大学的“副高”,而且名额极少,在评职称上,中小学教师始终“低人一等”。很显然,这个改革方案的推出,是教育管理者意识上的进步,其实也早该如此了。 很多人回忆人生的时候,中小学老师留给他们的记忆总是最深的,对人生影响也是最大的。因为这个阶段是学生和老师接触最多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人生导航,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大多是从这个时候奠定基础的。一个优秀的中小学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另一个问题是,即便是面对孩子,启蒙教育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胜任的,需要爱心也需要能力,能把这些融合在一起的就是高水平的教师,即便是高校的教授,也未必能称职,高中的“高级教师”也未必水平都比小学、初中的教师强,所谓“术业有专攻”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只可惜,之前,肩负了这样重任的中小学教师,却没有与之相符的名头。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我们习惯以单纯的学术研究,来评定教育水平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在某些医生身上出了问题:能写论文或者说能发表论文的医生,未必能看好病。同理,是博士、能教大学生的教授,未必能教好中学生。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不仅是学术,还有人性的力量,还有能将学术与人性融会贯通的能力,而且爱学生如己出的操守,这些如果能集一身,大约就是那些至今记忆在我们心中的好老师了,此次中小学职称评定的改革,但愿能遴选出这样的老师,寄托我们所有做过学生的感情。 无论是教师的职称评定,还是教师的遴选,避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都是个铁律,为师者,至少要把教学当成事业,甚至当成乐趣,而且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然而,在目前从业的教师中,却存有一定数量的并非热爱而为之者,这也是为什么时有虐童的事件出现,因为教师这个职业,于他们也许只是谋生的饭碗而已,如果职称评定不能体现教师的人性力量,就很难避免一个不爱学生的人成为老师,甚至拿到正高级职称。 |
相关阅读:
- [ 09-09]以改革的姿态向教师们送上祝福
- [ 09-07]变味的职称评审理应取消
- [ 09-07]职称英语为何是难割的“阑尾”
- [ 09-02]打破职称“唯论文”:改革可更进一步
- [ 08-28]中小学教师职称不要绑架太多利益
- [ 04-22]方方田禾掐架,涉事方不能装聋作哑
- [ 04-20]作家要职称有用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