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时政观察> 正文

被问责干部“离岗”考验事故追责“成色”

2015-08-27 07:40:25薛家明来源:京华时报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受了处分消极怠工,称病休息工资照领……近来,受处分干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作为”现象引起干部群众不满。24日,湖北省委组织部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受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干部的管理。

谈到行政问责、纪律处分,公众并不陌生。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部分干部被处分后,并不是积极工作“将功补过”,而是与组织耍起了脾气。甚至,将处分看成了“带薪休假通知单”。

对官员的问责和纪律处分打折,一方面,透支制度的威严,另一方面,会污染“政治气候”。正是看到这种危害,此次湖北要求,“干部受处分或处理后,应在相关决定下达一个月内,重新明确其工作岗位或分工,并按规定确定其工资及有关待遇”,“今后凡是发现干部处理或处分后,在编不在岗、在岗不作为,将视具体情况,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无疑,这会倒逼耍脾气的官员,遵守处罚决定,改掉自身的不良风气。

同时还要看到,干部被问责后的懈怠问题,不是一个文件就能解决的。试问,一些官员被问责后,为何能安然“隐身”?表面看,是官员被降职、免职后,感觉丢面子,不愿意面对老同事。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有些干部被免,可能是代人受过。

由此,被问责干部“离岗”也在考验事故追责的“成色”。有关部门只有做到真追责,让追责经得起历史和现实的检验,而不是点到为止,才能让干部服气,才能还原问责的“初心”,从根子上杜绝被问责干部的“离岗”现象。    

□薛家明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