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最新原创> 正文

图书馆要“读相”还是要“睡相”?

2015-08-17 16:22:06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孙劲贞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杨桥路边的自助图书馆,工人占道休息

日前,福州读者翁先生致电当地媒体反映:福州一些24小时自助图书馆里,有人午后呼呼大睡。这些人睡相不雅,把自助图书馆当成了“午休房”。记者现场调查发现,几个中年男子四仰八叉地躺在里面休息。不少路过的市民说,自助图书馆是公共场所,这些人“占据”睡觉,给借书人造成不便,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管理力度。(8月17日《海峡都市报》)

图书馆的“午睡一族”该休矣

司马童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下,各地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如雨后春笋、不断增多,成为了城市和乡镇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但是,自助图书馆又不仅仅是“风景”,更应体现其方便全民阅读、洋溢文化气息的一种鲜活印证。把自助图书馆当成“免费午休房”,岂止“睡相”不雅,也“睡”掉了其本该凸显的文明“读相”。

夏日炎炎,阅读场所的“睡态百出”景况,确也不是鲜见罕闻之事。同样是在福建,7月17日《海峡导报》曾报道,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椅子上有很多人,却不是来好好学习的。仔细一看,沙发上横七竖八睡了不少人,更有一些市民,为图舒适还把脚架在了阅览桌上。谁都明白,图书馆的沙发和桌子是为便利市民阅读而设置的,但就眼前的作用发挥来看,有些人根本就没将这儿当成图书馆来用了!

图书馆要“读相”还是要“睡相”?这种问题可谓不言而喻。而在现实环境中,何以时时冒出“睡相”超越“读相”,乃至习惯成自然地将图书馆视作了“免费午休室”的尴尬一景呢?依我之见,这固然有某些市民素质不高、自律不够的原因,而尤其值得关注的一点,则是缘于相关部门的管理马虎和引导乏力所致。可以说,任何一个图书馆的阅览规则中,都不可能存在允许“占位而睡”这一条。换言之,若无平时管理人员对此“睡态”的习以为常、眼开眼闭,部分读者进来之后的“睡相”多于“读相”,恐怕是难以毫不顾忌地传染蔓延的。

回头再议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成了“午休房”之状,某些管理者未必没有联想到传统图书馆里的“睡客丛生”景象;于是,即使看到更显粗鄙的招摇“睡相”,也就懒得催醒和令其离开,以保持那种赏心悦目的“读相风景”了。不然的话,按着现在社会管理的职能配置,对于自助图书馆里鹊巢鸠占的“嗜睡一族”,流动巡视的城管人员,完全可以做到发现一处,及时上前劝阻和驱离一起。

一是一,二是二。作为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各种图书馆,也理应维护和确保其体现“读相”的服务属性,而不能自降标准与要求,沦为“徒有虚名”的读书场所,甚至成了“免费午睡”的最佳选择。由此我想,时下各地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情很高,作为“文明窗口”的重要一角,似乎很有必要突出对准图书馆里的“睡相”问题,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从根本上做到杜绝“睡相”,彰显“读相”。

图书馆里的呼噜声需以城市之爱来消弭

高永维

自助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有人将此辟为“卧室”,四仰八叉睡大觉,肯定不妥。这不仅会给借书人造成不便,而且还有碍观瞻,影响城市形象。书香弥散之地,充斥呼噜之声,想想都不雅。

然而,自助图书馆成为“午休房”,除了有部分人素质不高的因素之外,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城市管理中的一些细节还有待完善。从报道中刊发的图片不难看出,在此午休的多是附近的务工人员,他们未必不知道在图书馆里席地而卧不妥,可问题是炎炎夏日里他们根本找不到休息之所。躲在图书馆里休息,在别人眼中是不雅,对他们来说可能更多的是无奈。

笔者的话并非妄自揣测,因为在今年4月份,同样是福州鼓楼区,有媒体报道了25处“城市工人休息室”大门紧锁、甚至建成之后从未投入使用的事。给环卫工人休息的地方尚且如此,那些临时务工人员无地休息也就不难想象了。

消除自助图书馆里的呼噜声,让图书馆里只有书香弥散,强化市民素质是必要之举,但当前更需要做的是让务工人员午休有处可去。譬如可以将现有的“城市工人休息室”充分利用起来,譬如可以适当增加“城市工人休息室”数量,譬如可以鼓励发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做到这些,城市里充满无微不至的关爱,务工人员能够有尊严地午休,那自助图书馆里肯定难觅呼噜声,即便有,这时候再举“大棒”也不迟。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