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房地产税立法承载期待与考验

2015-08-07 07:50:44 冯海宁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无论是法律确定征收对象和范围,还是地方政府确定税率,都应该让房地产税真正发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

近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其中。专家预计,房地产税法最快有望在2017年获得通过,但不会立即实施。专家建议,人均60平方米内免征房地产税。从长期看,房地产税有望增加持有环节的税负,将大大抑制投资投机行为,从而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和稳健发展。(8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

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早已明确提出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今年也有消息称房地产税立法初稿正在内部征求意见,但由于没有正式列入立法规划,房地产税看上去一直很遥远。如今,房地产税正式列入立法规划,意味着它正向我们走来。虽然何时出台、何时实施还暂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前必然落地,因为“要在2020年前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房地产税是个综合性概念,包括相关税种。尽管有关专家已透露出部分信息,比如税率由地方自行决定,现行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但在法律通过之前并不能确定。有专家建议人均60平方米内免征,也仅仅是一家之言,未必合理。在笔者看来,不管我国房地产税法最终如何定稿,都应该承载必需的功能与期待,或者说,应该围绕这些功能与期待进行立法。

首先,要彻底完善房地产税制。尽管1950年发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已经将房产税列为开征的14个税种之一,后来还几次完善“房地产税暂行条例”,但至今房地产税制仍不完善,至少存在两个明显问题:一是房地产税费繁杂,且涉嫌重复征税,税费最终都转嫁给买房人;二是房地产税在开发、流通环节较多,但在房产保有环节却是缺失的。

这次制定房地产税法,既要清费减税也要弥补缺失,即有减有加。就清费减税来说,虽说各种税费占总房价的30%甚至更高,民众对此怨言很多,但地方政府未必愿意“割肉”。那么,如何平衡地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三方利益,对立法者是一种考验。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税存在重复征税嫌疑,能否在立法中妥善解决更是一种考验。

其次,要合理调节财产性收入。房产作为大多数家庭的主要财产,有的家庭拥有多套住房可出租可出售,而有的家庭却没有片瓦。这也是中国居民贫富差距形成的原因之一——财产性收入不公。因此,无论是法律确定征收对象和范围,还是地方政府确定税率,都应该让房地产税真正发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

其三,要成为楼市“稳压器”。中国房价高的原因之一是投资投机盛行,虽然最近几年进行限购,但作用有限,而且从去年起大部分限购城市又取消了限购,今年3月起很多城市房价开始回升。限购是一种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治理手段,退出是应有之义,所以,要让有法律依据的房地产税对房价起到长期“稳压”作用,防止过快上涨。

其四,筹集财政收入需要财税改革先行。任何税收的目的之一都是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房地产税作为地方主要税种之一,同样肩负着增加财政收入的重任。笔者以为,财税改革应该先平衡地方财权与事权,然后根据地方财政状况再来确定房地产税征收力度。按说,如果地方政府选择房地产税,理应放弃土地财政。

此外,公众还期待房地产税收拿出合理比例用于保障房建设,以取之于房、用之于房。期待一线城市率先试点房地产税,因为一线城市房价最有可能快速上涨。期待不动产统一登记加速推进,为房地产税征收创造条件。期待定期公开立法进程,以及主要法律内容,让公众在立法环节参与进去,甚至可以多次征求意见……总之,房地产税立法,从过程到结果承载着太多期待,也面临考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