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民生巷议> 正文

以结构性思维破解养老难

2015-08-03 09:12:21韩秉志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本应给我国养老市场带来更多发展空间,然而,近日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养老机构在档次上呈现“哑铃型”分布,要么太低端,要么太昂贵,直接抑制了中低收入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养老机构档次不均,从一个侧面暴露出我国养老机构的供需不平衡。比起养老床位总量不足的问题,养老机构结构性紧缺的趋势更应引起重视——大多数中低收入的老人难以“挤进”为数不多的普通养老机构,而豪华养老机构的兴建只能满足少数富裕老人的需求;中心城区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地处郊区的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却大量空置。

造成养老机构结构性紧缺的原因何在?

首先,服务对象错位。由于缺乏对老年人统一、规范的入住标准审核,很多养老院把健康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料混在一起,一些经济条件、身体条件都比较好的老人可以长期居住,一些急需入住的高龄、病弱老年人却难以申请入住,造成养老资源的错配。

其次,服务功能错位。目前养老机构普遍缺乏对老年人需求的科学调研和分析。多数养老院以为,只要解决老年人的吃穿住问题就可以了,较少从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出发,导致养老机构服务的同质化,许多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和老年人的需求之间出现偏差。

此外,服务理念滞后。管理色彩大于服务,过分突出“机构”特性,缺乏个性化、亲情化的管理理念,不但没有使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得到满足,反而造成了老年群体对机构养老的刻板印象。

由此可见,由结构性失衡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还要用结构性的思维和办法去解决。当前,养老机构市场化趋势愈加明显,解决养老床位之困,理应注重激发社会活力,让民办民营养老机构成为养老机构发展主体。我国尚缺乏明确的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应尽快确立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的不同定位。公办养老机构可优先保障失能、失智、失独、高龄及低收入困难老人等的养老需求;而民办民营养老机构既可以提供高端的养老服务,也可以提供中低端的养老服务。小型化、专业化、社区化,是未来养老机构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必然选择。

也应当看到,养老机构服务的福利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养老机构发展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风险大的特点。不断攀升的房租、人力成本提高等压力是民办养老机构经营亏损的重要原因。进入易、退出难的困境,也使本来想进入养老领域的社会力量望而却步。因此,有关部门还要加大调研力度,尽快出台实质性帮扶政策,在土地供给、信贷支持、建设运营补贴、人员培训、风险分担等方面提供更多有效支持。

(摘编自7月31日《经济日报》,原题为《激发社会活力解养老机构矛盾》)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