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杂志的调查显示,85.8%的医生表示,因担忧发生医患纠纷,他们在行医过程中为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进行过防御性医疗。防御性医疗也称自卫性医疗或防卫性医疗,具体表现包括:从实际病情看没有必要的各种化验、检查,回避收治高危病人,回避高危病人手术及难度较大的特殊处置,带有推脱责任性质的转诊及会诊等。(4月20日《中国青年报》) 防御性医疗,通行的说法是:不是完全出于对病人利益的需要,而是为了避免医疗风险责任所采取的特殊医疗行为。只要医疗风险存在,医生在医疗的过程中,采取趋利避害的选择就不可避免。医学虽然是一门科学,但是之于临床也是建立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技术标准相对模糊,水平也有高有低,而对应的责任界线也难以清晰。因此,医疗风险与生俱来。 防御性医疗在外国也存在,欧美发达国家也不能避免,早在2005年6月,美国医学学会杂志一篇论文中提到,在完成调查的824名(65%)内科医生中, 93%的医生曾有过防御性医疗行为,诸如分类化验检测、遵循诊断步骤、让患者接受会诊等防御性的医疗行为也非常普遍,达到92%。 防御性医疗也有积极的一面,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倒逼医生的医疗更细致、更谨慎。当然,因医疗风险客观存在,医患纠纷实行举证倒置,被视为医生实施“防御性医疗”重要原因。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因为医学技术壁垒,患者无法举证维权。医生为了免责,会把防御性医疗作为次优选择。 医患的信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市场竞争机制向医疗服务的融入,医患间的信任关系被消费关系、供求关系、法律关系等“物”的关系所淡化,医患关系的诚信基础受到了冲击,特别是看病难、看病贵的语境下,医疗一切为钱的错觉,加剧了医患间的隔阂及猜疑。 消极防御性医疗是客观医疗风险传导所致,如何平抑医疗风险才是对症之药。首先,应形成医疗风险的社会共识,医生医疗的初衷不会害人,患者应对医疗与医生多几分理解与包容。其次,改革医疗体制,让医疗回归公益性,让医生的收入正当透明,修复医患信任的心态;第三,完善医疗纠纷相关法律,配套建立医疗行为豁免、限额赔偿等制度,确立医患均衡对等的法律责任;第四,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消除赔偿的后顾之忧;第五,完善医疗机构管理,建立标准化流程,防止小病大治、过度医疗。 |
相关阅读:
- [ 04-21]防御性医疗须用医患互信根治
- [ 04-21]冲突之下,医患都是受害者
- [ 04-21]“防御性医疗”再证医患不和无赢家
- [ 04-21]防御性医疗别患了“防卫过当”病
- [ 06-30]雷灾下的乡亲
- [ 05-23]防御“色老师”需要社会合力
- [ 10-16]“不太注意方式方法”的批评可以有
- [ 08-16]“中国很复杂”不是拒绝批评的借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