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废弃物处理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会议日前召开,市长陈建华表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势头良好,但前端“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的开展,需要跟上后端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步伐。会议还公布了2015年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力争在2015年底创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垃圾分类处理,无非就是三段: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终端处理。如果说垃圾处理是“最后一公里”,那么垃圾分类投放是“最先一公里”。据透露,过去的一年,广州市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上取得突破。预计到2017年,焚烧日处理量将达到1.4万吨后,广州市垃圾焚烧能力将会出现富余。这意味着,更大问题在“最先一公里”,居民家庭垃圾分类环节。 对于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这一块,操作应该也不是很复杂:一是居民家庭将吃剩的废弃食物和剩菜剩饭等容易脏臭的“湿垃圾”单独装袋、每天投放;对于其他“干垃圾”等装满了再投放,并定期收集。二是推行社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按理说,都是举手之劳,而且通过分类还能产生小效益,为何难以做到?值得问个究竟,并且有针对性地攻克。 站在居民角度,现在垃圾分类有多大约束力?一些小区的垃圾分类也就局限于给居民分送一些垃圾桶或垃圾袋,在小区放置几个分类垃圾桶罢了,至于他们分不分、如何分,很少得到相关指引、监督或约束,基本还处于粗放阶段。至于那些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因为回收价格较低,且又常常不能马上处理、居民无处安放,于是乱扔了事。有些时候,收集运输环节并没严格实行分类运输,垃圾混倒、混运也成打击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一个因素。 垃圾分类的“最先一公里”就是要回归居民主体,对小区开展情况进行归类,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并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地补足“短板”。有的小区是硬件不足,有的是软件欠缺,有的根本就是“双盲区”。除了少数小区外,广州垃圾分类开展宣传到了今天,应该说居民都有所耳闻,有一定的认知度与认同度,硬件也不成问题,现在就差“临门一脚”——加大人力投入,进入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指导、现场监督,用外力约束给居民一个习惯养成期。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不是十天半个月就可以,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投入,要钱要人。钱从何来,人从何来?这是关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处置利用”,固然是好事,社会资本不足,要怎么办?当然是财政兜底。在人力上,如果专职人员支出大,财政难以负担,可以考虑“就地取材”,让小区居民兼职,培训之后再上岗,或者利用志愿者、社会组织共同承担。(连海平)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