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长假到昨天结束,它留给了社会一份快乐、祥和的记忆。此前一些人担心经济增长放缓压力会影响春节的气氛,打击人们的消费热情,但这并没有发生。春节的旅游市场非常火爆,民众出行频繁,电影票房创新高分别刷新了相关的记录。此外电子红包在互联网上异军突起,形成崭新的春节现象。 虽然还没有最终数字,但交通和旅游的双增长已通过大量局部统计得到佐证。中国的市场潜力令人振奋,与此同时,春节的消费也常被看成社会信心的风向标。 到底该如何描述中国经济的实情,看来还是可以深入探讨和观察的。中国的制造业面临一些困难,但服务业在继续膨胀。中国的就业人数在增加,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又不断面临“用工荒”,这当中显然有一些有分量的因素在统计上被淡化了。 有一些非经济学的因素值得关注。第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至少到目前没有影响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而且消费的顾虑在逐渐减少。 第二,中国大量城乡家庭都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当前的调整发生在有了较充分的温饱保障之后,很多家庭对临时性波动有了较强抵抗和消化力,心态也比较从容。 第三,中国人对中长期未来仍总体上抱乐观态度,虽然各种抱怨不绝于耳,但认为下一代的生活不如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第四,随着反腐败的开展,相信社会的公平将得到较多保障,法治也会得到进一步推进的人越来越普遍,按规则办事、依法享受生活的处世哲学将逐渐受到推崇。 这一切实际营造了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相对应的宏观社会环境,它可能与任何一种“沸点”都保持距离,不那么热烈,也不那么焦躁。潜力的涌现不再是喷发式的,却绵延不绝。它的稳定性更加扎实,而且它似乎是持续发展的大社会所特有的。 只是,中国依然困难重重,对冲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建设一个廉洁而保持发展力的社会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以往自我审视的坐标系很可能不够完整、准确,中国一些内在的重要关系有待发现和研究,找出规律。 一个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春节和几个大节过好了,一年就过好了。一个国家当然不能简单这样说。但几个大节过得好,对全年也是有描述力的。我们应当从刚刚过去的春节中得到启示: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什么,看偏了一些事情的权重。 中国一些知识精英的信心明显不如春节所反映出的社会信心高,这是该群体“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天性所致,是他们看得更远,还是他们的观察角度过于“精英化”,因而脱离了大众感受?或者兼而有之呢?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进行,这恐怕是全面深化改革最核心的要义之一。而在实现民众当下利益的同时照顾好大家的长远利益,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中国体制的优势。羊年中国有了一个有活力的春节,群众的积极性就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接下来会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
相关阅读:
- [ 02-25]盘点春节中那些流行的新常态
- [ 02-25]从春节热词感知文明进步
- [ 02-22]春节,别忘了“光盘”
- [ 02-17]浙江“首虎”春节前落马传递三大信号
- [ 02-17]别让体育活动在春节“缺席”
- [ 02-17]春节放假,别忘开启“安全模式”
- [ 02-15]年味冲淡情人节未必是春节的胜利
- [ 02-13]赏罚分明让春节打车更便民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