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针对央企腐败的巡视风暴,将在春节过后席卷而来。 11日,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传来消息——中央决定今年完成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企业巡视全覆盖,2015年第一轮巡视将于春节后开始。 去年第三轮中央巡视向各巡视点反馈情况的工作刚结束,今年首轮中央巡视又将开启。如此马不停蹄的节奏,意图明显,即“让巡视利剑高悬、震慑常在”。中纪委公布的资料显示,首轮被巡视的央企共有26家,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它们都集中在能源、电子通信、交通运输等领域。 “巡视的每一家企业,基本都是世界500强,也基本都是该行业中的龙头老大;巡视的行业,都是我们中学政治就学过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领域’。”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公众号“侠客岛”以《国企,你该颤抖了》为题,就中央巡视组的新行动予以分析。 “侠客岛”还分析认为,“针对国企的反腐大幕拉开,也要先从看上去最难下手的地方开始。央企、国企的作用,在这些企业身上体现最为明显。因为身躯庞大、利益丰厚,其中的问题也可以想象。”如此说来,国企存在的问题,似乎真的达到了“可想而知”的地步。 事实上,这一判断并非毫无依据。前不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陆续公布了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三轮专项巡视反馈情况,其中包括南航、中石化等8家中央企业。反馈称,关联交易、买官卖官、利益输送在这些企业大行其道,“链条式腐败”成为共性问题。另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全国共有14名央企高管、70多名国企高管落马——“被巡视的央企无一例外都发现了问题,一批‘国企蛀虫’隐藏其中,吃里扒外、损公肥私,蚕食国有资产,已到了明火执仗的地步。” @中青报曹林在评论文章里直接指出,一家大企业很容易成为几个领导分肥套利的家族地盘,隐藏的腐败甚至比党政机关更严重。从巡视组反馈中所用的“吃里扒外”“靠山吃山”等严厉措辞也可以看出,央企暴露的种种问题,已经让中央不得不再度“亮剑”。 “国企的领导们,还能过个好年吗?”巡视组放“狠话”后,@财经女记者部落如此问道。好在今年第一轮巡视在春节长假过后才启动,一些央企高管可以好好“揣摩”一下巡视组的“战术”。 “专项巡视有多猛?”在“打虎大戏”即将开演之前,新华社提前为网友梳理了中央巡视组专项巡视的三大战术——深挖“利益链”,专项巡视中,“刨根问底”查利益链条关系成为一大特色;注重“回马枪”,要对已巡视过的地方或部门杀个回马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强化“透明度”,专项巡视工作还在透明化、公开化方面着力,提升震慑效应。” @中新网的报道对此作了补充——本轮专项巡视不仅分领域、分行业巡视,在具体的操作形式上还首次实行“一托二”的创新形式,即每轮一个组巡视两家,13个组同类同步安排、分批集中汇报。由此看来,巡视组很忙,会是反腐季的另一种“新常态”。 势头看似很猛,但最终效果如何?微博网友@自由永恒2001不甚乐观,他劝围观者先别急着高兴:“靠一两次巡视只能让个别国企暂时收敛,关键在于,用什么来保障以后不会腐败?没有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的反腐能管多久?” 确实,央企、国企作为“共和国长子”,在资源与政府的政策扶持上,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又因内部的权钱交易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利益输送逐渐成为国企的“顽疾”和“通病”。 要根治这一“通病”,除了加大巡视力度,@新京报还呼吁完善市场化的制衡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引入外部股东。只有这样,不同的利益主体才会为了保障自己利益而形成有效的制衡。” 媒体人@胡印斌则认为,有必要通过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督两个方面,来激活央企纪检机构的活力,从而实现有效的监督,“应该尽快建立与央企领导人员薪酬管理、选拔任用等挂钩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问责,健全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责任链条”。 长远来看,引入市场资本与用人机制,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也是破除国企腐败不可忽视的手段。@中国青年报的文章认为,要健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企高管的管理方式,同时打破国企对重要资源的控制与垄断,减少国企数量。文章建议,在竞争性行业实行国企的战略性退出,在非竞争性行业打破国企垄断并使之股份化。 曾做过中信集团老总的孔丹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坦陈,国企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他说:“国企是国家经济的支撑和骨干,是遇到风浪时候的大锚;中国的国企起到了这个作用,其在主客观上实际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央企、国企的重要性无须赘述,谨记于此,@菏泽巨野县法院引述这段话告诫那些央企“硕鼠”,央企姓“公”而不姓“私”。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