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最新原创> 正文

“治霾神策”频出是政绩思维作怪

2015-01-26 08:52:40毛开云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媒体近日报道,继四川达州市环保部门官员抛出“熏腊肉致霾论”后,重庆市日前再次以环保执法的名义对“烟熏腊肉”开刀,引发舆论关注。新华社24日就此发表时评质疑,“传承了数百年的烟熏腊肉,竟要为当今日渐糟糕的空气质量负责”,并称“动辄拿厨房油烟、烟熏腊肉等群众生活中的问题来当致霾的‘替罪羊’,难免有避重就轻、敷衍塞责的嫌疑”。(1月25日《新京报》)

自霾肆无忌惮地闯入我们的生活后,各地政府开始绞尽脑汁治霾。近两三年来,各地出台了不少奇葩的“治霾神策”,除了重庆和四川达州的“禁熏腊肉”,还有河北廊坊的“禁炒菜”。这些“治霾神策”对治霾到底有多大作用,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按照专家的说法,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排在PM2.5来源的前两位,政府的治霾措施应该集中于这些方面。

“治霾神策”频出,表面上是为了治霾,实质上是政绩思维作怪。工业污染是PM2.5的罪魁祸首,政府无疑应该重点治理工业污染。如何治理工业污染,路径只有两条:一是转变能源结构,减少工业燃煤使用量,多使用清洁能源、环保能源;二是关闭高污染企业。

对于第一条路径,政府和企业确实在这么做;而对于第二条路径,不少地方政府一般都不愿做。因为关闭了高污染企业,不仅造成失业、再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关键是断了政府的财路,GDP上不去,官员就没有政绩。官员没有政绩,就会涉及“帽子”“位子”等问题。正是一些地方官员把“帽子”“位子”等看得太重,所以不敢也不会下定决心用整治工业污染的措施来治霾。

然而,雾霾肆虐,不治不行。为了治霾,政府不得不出台“治霾神策”。这些“治霾神策”遭到板砖,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涉嫌拍脑汁决策,或者敷衍塞责,只是做做样子、搞搞形式,表明政府在治霾。二是老是干涉百姓的生活,“禁炒菜”治霾,听起来荒唐透顶;“禁熏腊肉”治霾,是要颠覆中国人数百年的传统呀!

雾霾必须治,但应少点“治霾神策”,多点务实举措。既然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排在PM2.5来源的前两位,那就应该对症下药,抛开一切私心杂念,真正为了空气质量好、环境的美好、群众的健康而治霾。实干兴邦、“三严三实”,说的都是一个“实”字。在治霾问题上,政府必须少点花拳绣腿,多些实实在在。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