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8日与最高人民法院、环境保护部、国家税务总局等8家机构签订信息采集合作备忘,彼此实现在信息数据方面的互联互通。这意味着“老赖”、环保“黑户”、偷税漏税企业等将进入银行“黑名单”,并难以从银行贷款融资。(12月10日 《南方日报》) 将环保“黑户”列入银行黑名单,拒绝环保违规企业从银行贷款融资,不仅有助于银行降低风险,还增强了对失信者的惩戒力度,以及执法机构的行政执法效果。便面看,这是件一举两得的双赢之举。但问题是,将所有环保“黑户”都一律断奶,是否也掐断了污染企业上环保设备,走绿色发展的路呢? 企业为何甘当污染钉子户?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不愿改。在某些地方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监管下,企业即使不转型升级,也不会被淘汰。在上一套环保设备,动辄千万的当下,哪个企业愿意把资金“浪费”在环保达标上。另一方面是企业没能力改。企业转型升级,不仅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真金白银,而且还需要技术支持。而对于大多数技术落后、产能地下的污染企业来说,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 显然,银行断奶之后,对第一类企业触动有限。因为有地方政府明里暗里的保护,他们本来就不想升级设备转型升级。而安于现状的生产,更不需要向银行融资。对于第二类企业来说,银行断奶则彻底掐断了他们转型升级的念想。于是,可能造成有后台,不想治理污染的企业,不把列入银行黑名单当回事。而那些想绿色发展,却没有融资渠道的企业被误伤。 有关方面将环保“黑户”列入银行黑名单,无非是期冀倒逼污染企业转型升级,或者通过掐断融资渠道,把污染企业逼停。但从效果上看,可能是“劣币驱良币”。显然,这应该不是有关方面愿意见到的。为何加强征信管理,效果并不明显?其实,环保“黑户”并不等于诚信黑名单。污染可能是历史问题,也可能是即使问题、态度问题。将之全部抛到对立面、惩戒范围,难免会伤及无辜。 因此,污染企业黑名单更要细化。对那些拒绝整改的企业,要在融资上断奶。而对于那些想转型,而且转型后还有竞争力的企业,也要适当的予以照顾。这样的黑名单,才能让人信服,才对绿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相关阅读:
- [ 12-08]环保顽疾需要社会共治
- [ 12-03]用环保知情权推进环保治理
- [ 12-02]总结雾霾成因 别忘环保腐败
- [ 12-02]环保执法“猫鼠一家”源于执法不透明
- [ 12-01]环保工作需驱除执行乏力之“霾”
- [ 11-17]遇到污染,环保的“口头承诺”都省了?
- [ 11-12]“APEC蓝”:提升环保的经济干预力
- [ 10-27]“看脸色”的环保注定走不远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