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郑州空气污染指数爆表,网友“大花猫”通过网络发布《致郑州市长马懿的公开信》,信中称“对你和你的政府对雾霾治理非常不满”。公开信引起广泛关注。23日,在郑州市市长马懿的秘书对新京报回应“骂骂无妨”后,马懿在郑州市政府官网发表《致郑州市民的一封信》,表示公开信对大气治污建议富有建设性,政府应该认真对待。(11月24日《新京报》) “有雾霾骂市长”可以理解,但必须看到:其一,雾霾是“区域性污染”,一地治理往往难以“独善其身”,多地携手才能形成合力。比如,APEC蓝得来不易,在APEC期间,北京全市工地停工、车辆单双号限行、公车停驶70%,燃煤锅炉改造、老旧机动车淘汰、污染企业退出。同时,河北、天津的贡献功不可没。 其二,“有雾霾骂市长”是郑州市民对郑州市长的诉求,更是其他地方民众的公共诉求。治理雾霾应该“大而化之”,强调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能尽一份力。但公共政策的规范与引导、公共治理的限制与制约、公共服务的兜底与保障,亦必不可少。现实而言,一方面,需要相关方面推动依法治霾成为顶层设计,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让绿色GDP换回蓝天;另一方面,必须想方设法在推动刚性执行上下功夫,防止责任落地的虚无化,从立法到规划、执行、监管、评估,都应做到具体化、精细化。 面对雾霾治理这一公共议题,最终还须“行动见真章”。比如郑州市长在公开信中回应称,面对市民诉求将“从现在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尽到政府应有的责任”。如何用行动履行责任?也许网友提出的市区单双号出行等建议,尚需审慎论证才能推进,但考虑采纳诸如“坚决关闭污染企业”“建筑工地无尘管理”等建议,当地完全有能力而且应该尽全力做到。说到底,治理雾霾不能“等风来”,更不能坐等顶层设计;“有雾霾骂市长”只是一个典型性诉求,履行公共责任最终还要体现在每一次“重拳出击”的具体行动。对普通公众而言,他们看到、在乎并渴望的,还是每一个蔚蓝灿烂的蓝天。这无法掺假,更敷衍不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