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坚守生态保护红线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生态优美是建设新福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考察中,反复强调加强生态保护,指出不能因加快发展而损害生态环境。这是一条红线,也是不可跨越的严格底线。 优质的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大的资源优势。当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就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十多年来,我省按照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省长时制定的“建设生态省”战略,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省建设,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促进的良好局面,清新福建已成为我省宝贵的形象和品牌。对此,我们需要精心呵护,倍加珍爱。 优质的生态环境是福建发展的生命线。但是,生态环境又有其普遍的脆弱性,如果不能加倍珍爱、精心呵护,一旦破坏便很难恢复。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加大。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将生态保护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不能突破的底线。在加快发展进程中,无论发展什么产业,无论进行何种建设项目,都要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保护好生态环境。也只有这样,发展才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更有动力、更有后劲。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我们的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同样不是2我们的目标。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一个“鱼和熊掌兼得”的难题。如何破题,如何实现?答案只能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首先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推动主导产业向高端、绿色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节能环保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其次要促进能源资源节约,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单位节能,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保护生态环境,制度是根本保障。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包括对限制开发区域的34个县取消了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建设等,对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仍要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扩大成效。同时,我们也要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各行业以及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对于失职、渎职,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依照法律法规予以严惩。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坚决克服并纠正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现象,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在加快发展过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福建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意识,自觉地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责任,让福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地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福建日报) |
相关阅读:
- [ 11-05]美化“违法的脸”映射出真实法治生态
- [ 10-22]别让“人情往来”污染政治生态
- [ 10-11]教育生态恶化比雾霾天更糟糕
- [ 10-09]业主“习武维权”凸显物业生态之乱
- [ 10-09]转作风的意义在于改生态
- [ 09-29]“清”字为本,生态好起来
- [ 09-24]你改变,政治生态就改变
- [ 09-24]让政治生态变好是吕梁的新使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