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大医院培养大医生、大医生成就大医院,历来都是相辅相成。5到8年之内能否完成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让人不敢乐观。而只要人才问题不解决,所有的规划都只能停留在纸面,或者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 近日,本市出台《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未来医改的“顶层设计”,《意见》提出了5大方面改革思路,并将在未来5-8年内逐步落实。 按照《意见》设想,本市整个医疗机构、医疗体系建设,将在未来几年内进行重大调整,发生重大变化。《意见》提出,未来本市将建立“金字塔”形的分级医疗体系,真正实现分级诊疗,即普通病、常见病、慢性病“下沉”到数量多、分布广的基层医院,急难和重症疾病,则“上浮”到处于“金字塔”中层的区域中心医院。而“金字塔”的顶层,将由国家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队”组成。 对医院的这种分层设计,显然必须对应着患者的相应分层,即大多数患者的大多数疾病,都能在基层医院就诊并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只有少数疑难病和重症患者,才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向上级医院转诊。由此也就必然推导出《意见》中最引人瞩目的具体设想,即未来本市大医院将大幅压缩普通门诊,将更多的病人转移到基层医院就诊。 这无疑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正确思路,也是改变目前“看病难”现状的唯一出路。 我国目前广泛存在的“看病难”,主要表现为大医院,尤其是顶尖医院的看病难。而每天辛苦涌入大医院的患者中,却又存在大量本该在基层医院就能得到诊治的普通病患者。这些本来不必走进大医院的患者,部分地“挤占”了大医院本来就紧缺的优质医疗资源,使那些真正需要救治的急难和重症病人,反而得不到及时救治。 但错不在病人,而在医院,在于错误配置的医疗资源,和设计失误的医疗体系。 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医院建设在“做大做强”的思想指导下,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大医院、好医院高度集中,以致逐步形成了若干协和医院那样的“超级医院”。这些顶尖医院在集中了最好的建筑、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医生的同时,必然也吸引了最多的病人。不辞辛苦涌向协和的病人,似乎确实有些“盲目”,但如果病人也曾举目环顾,看到的却是社区医院的简陋,和基层医生的寥落,那么他们不得不转而投奔拥挤不堪的大医院,就是一种无奈之下的理性选择。 因此,要想实现分级就诊、压缩大医院门诊量,首先要建设和充实基层医院,让基层医院具备整洁舒适的环境,先进可靠的设备,和优秀可信的医生。只有这样,患者才可能放心地走进基层医院,放心地接受首诊医生的诊治,并放心地按照首诊医生的建议,安排未来的医疗计划。 对此,《意见》也有相应的规划,譬如要求大医院“让出门诊”,大医院医生要“大量向基层转移”等。但目前医疗资源错配、医院建设错位的局面,乃是二三十年累积而成,要想在几年内翻转过来,难度可想而知。譬如如何动员优秀医生向基层“转移”,就将是最难的难题之一。大医院培养大医生、大医生成就大医院,历来都是相辅相成。那么要吸引优秀人才“沉”到基层医院,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全科医生,就必须在培养方式、成长路径、待遇保障等方面,做出一系列详尽具体的安排。5到8年之内能否完成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让人不敢乐观。而只要人才问题不解决,所有的规划都只能停留在纸面,或者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 |
相关阅读:
- [ 10-10]医患关系要谨防“细节性破坏”
- [ 08-28]破解“医患纠结”从哪里起步
- [ 08-27]院方态度让“儿童输液死”寒心
- [ 08-18]医患之间应少些敌意与对抗
- [ 08-14]关注医患纠纷,别轻易下结论
- [ 07-22]“二代”择业并非行业问题的晴雨表
- [ 07-22]“六成医生力阻子女学医”警示了什么
- [ 07-22]何必强求“医二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