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2013年,确定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物种达到544种,其中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入侵中国的就有51种。我国每年因此造成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而遭遇破坏的生态系统更是难以恢复。(10月8日《法治周末》) 相比军事入侵和边界争端的剑拔弩张,外来物种入侵显得悄无声息,然而这种隐蔽的背后却并非缓慢,相反呈现出急剧扩张和品目多样化的特征:例如一株水葫芦90天就可以繁殖25万株,直接危害整个水域的生态环境;又如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外来入侵物种达544种,其中产生明显危害的就有100多种,几乎侵入所有生态系统。换而言之,入侵警报早已拉响,然而我们的重视度显然远远不够。 一方面,目前的状态显然如新闻中展示的一样,面对全面的物种入侵,我们的有效防御却只能依赖于动植物检疫、渔业等部门的单打独斗。而九龙治水的被动和散乱局面,显然无法御外来物种于国门之外,相反部门间的多方推诿往往给外来物种入侵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缝隙。 另一方面,由于立法的缺位,行政处罚的授权与标准并不清晰,加之品目未实现规范化、细分和标准化,这些都让行政执法乏力,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的方式显得软弱无力。同样,对于引入外来物种的法律责任的弱化,刑责层面的逃避动植物检疫罪作为结果犯,仅以 “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的结果作为评价标准,这显然忽略物种入侵危险犯的构成可能以及非疫情的挤占生存空间的结果评价。 行政九龙治水的“散打”局面和立法层面的缺失缺位的背后,无不凸显出我们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轻敌”思维,在这种思维之下我们鲜难苛求普通民众对于外来物种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于何种物种可以引进、携带,何种物种可以放生只会含糊不清,而这些显然也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教育、呼吁与宣传。 由此,面对外来物种入侵我们应引起足够重视,不仅要推动专项立法的推进进程,也应统一执法权限,构建有效的防御机制,从而建构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的机制平台。同样重要的是,相关部门也应强化全民意识,提高治理的科技含量和民众参与范围,打一场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的“全民战争”。 |
相关阅读:
- [ 01-27]转基因争论需要理性对话
- [ 07-17]从“食人鱼”事件看外来物种管理
- [ 07-12]“重奖围剿食人鱼”不如反思外来物种管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