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上午,一小学新学期首堂家长课结束时,针对来听课的新生家长比较多,主讲《弟子规》的老师嘱咐道:“家长们在这里尽可以多多交流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不要相互打听不相关的其他东西,不要把‘家长学校’当作什么资源进行开发。” 曾几何时,不论是官场,商界,或是学校,只要是有点档次的培训,总有一些独具慧眼的参与者。比起培训本身,他们更用心关注的,是参与者的身份和来历,以及他们的背景和实力。培训后,学习内容也许没有派上用场,但人脉关系的作用却发挥到了极致,不是收获了金钱,就是收获了权力,或者是收获了某种便利。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过来刺激各类培训班,酒桌交流胜过课堂交流,爱“通信录”胜过爱“结业证”,许多人图的就是实用“附加值”。据媒体报道,有些人上EMBA班,就是本着“最重要的是交友实战,两天课拓宽十个人脉没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一件商品的附加值无可非议,它是一种创造性价值,如化妆品,它需要保护皮肤的硬价值,也需要彰显高贵的软价值,但必须以商品的硬价值为主。而人文方面的培训不能等同于商品,如当下热起来的国学,它本身需要我们从横流的物欲世界回归到干净的精神家园,很多价值理念就是需要持久笃行。如果把心思与精力花在国学之外或者与国学品质完全相对的方面,那是对国学的亵渎,还不如开一个交友俱乐部。 “请勿开发‘附加值’”,很多培训机构可不敢讲,因为它们就是冲着经济利益的,所谓培训内容也许就是一个金字招牌,帮助搭建“联姻”平台,一块利用资源和吸金才是目的。这位基层老师为什么会“多此一句”呢,因为她自己就是长年坚持义务教学的,她自己的追求和对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就是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只不过,她不认为这种价值是虚拟的,她由衷地相信:“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
相关阅读:
- [ 04-23]“户口官司”:值钱的是户口附加值
- [ 05-31]大学是得改变赋予大学生的“附加值”了
- [ 05-25]女编导被骗直指户口附加值之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