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她非常赞同习近平“要把经典诗词嵌在学生脑子里”的观点。从明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北京一年级《语文》古典诗词新增十余篇的决定,就是要让孩子打小多接触古代经典,绝非坏事。有学者称,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此言不虚!多从古代经典中汲取营养,丰盈的不只是灵魂,而有对家国的热爱。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身为中国人,如果不愿意了解自己的历史,不掌握古代经典,不能较为娴熟地运用母语,确实可悲。早在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设立的目的很明确,呼吁各国政府推动教育部门教授儿童母语,来推动保护语言多样性这一珍贵遗产。我们热爱脚下的热土,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应该多背背古典诗词,而不是将外语放得位置比汉语还重要,也不是大篇幅删节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 前不久某地语文教材瘦身引来不少质疑声,有网友感叹,“长大了,我才后悔小时候没多背几篇古文”。这显然不是一个人的心声。正因为国学根底浅,写起文章来干瘪无知;也正因为未受到足够充分的优秀传统文化熏染,有时常常觉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早一点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多一些掌握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丰富自身的必需,也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古代极有价值的文章不胜枚举,且不说春秋时期的经典,也不说史记、资治通鉴,仅就唐诗宋词元曲就有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我们今人岂可淡化或视而不见那些精品?诚如习总所称,“‘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我们传承古代经典,不是单纯的背诵一些诗词,而是传统中华民族文明;也不是只知其文不解其义,而是传承经典文化中的精神。 当然,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也不意味着就排斥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汤一介就说过,文化可以不同,但可以和谐相处,只有互相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取得共识。换言之,我们热爱我们的古代经典,也要有兼容并包的情怀和清醒。 |
相关阅读:
- [ 09-11]“不赞成删古诗文”提醒尊重教育常识
- [ 09-11]纠偏“去中国化”留住古诗只是起点
- [ 09-10]留住古诗词 留住中华文化的根脉
- [ 08-27]别激动,被删古诗的只是小学一年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