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习主席访蒙”系列评论之二: 8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兰巴托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会谈。会谈前,额勒贝格道尔吉在国家宫前广场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黄敬文 摄 应额勒贝格道尔吉总统的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8月21日至22日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1年来对蒙古国的首次访问,也是习主席上任以来再次专程访问单个国家。此次访问,对于推动中蒙关系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蒙古国是东北亚地区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国家,在中蒙俄国际铁路大通道互联互通这个区域经济载体中处于中心位置。以铁路为主体的互联互通,是蒙古国提高其产品进入太平洋沿岸经济提的必要途径,也是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通道。中蒙两国通过提高铁路运输互联互通水平,符合各自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将对东北亚乃至更为广泛的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在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矿产、能源等大宗商品贸易格局持续波动的背景下,蒙古国政府围绕其矿产和能源资源开发的国际化经营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近年来,采矿、银行和金融业、媒体和通信三大行业被纳入国家战略领域;并针对外资中的国有和私有企业性质、外资所持股份的比例等设置了新的市场准入标准。 在此背景下,包括中资在内的外资进入蒙古国市场的积极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挫伤。相信习主席此次访问,将为两国矿产、能源开发与贸易的大型项目,特别是两国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合作机制,制定出新的路线图。中蒙之间经贸合作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将有利于改善蒙古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从而提升该国对所有外资的吸引力。 畜牧业也应该成为中蒙加深合作的重要领域。在蒙古国,畜牧业是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其加工业和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材料来源。与此同时,蒙古国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由于绝大多数牧民依然采用传统、粗放的养殖模式,虽然有“畜牧业王国”的美誉,但蒙古国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的肉、奶产品。 中蒙加强在畜牧业领域的合作,有望提高该国的牲畜防病能力,通过提高应对旱灾或雪灾能力而稳定畜牧群数量,提高其畜牧产品的深加工和出口能力。以此为目标的合作,将提高蒙古国改善自身的生态环境能力,也同时为改善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造福于两国人民,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实质贡献。 在经贸、生态、人文领域之外,中蒙关系也是地区多边关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的蒙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机构中提升参与程度等话题,也有望在习主席此次访问中得到深入讨论,扩大共识。 蒙古国与中国互为无法选择的邻居。习主席此次对蒙古国的专程访问,仅从公开的活动日程的广泛程度看,与其它大国领导人闪电式到访该国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本身就是对“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积极实践。访问所达成的协议、共识,将为两国关系的全面提升绘就蓝图,同时也是为本地区和平发展做出实质贡献的坚实一步。 查道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相关阅读:
- [ 08-22]中蒙战略关系迎来历史性升级
- [ 08-15]为中蒙关系发展注入活力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