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2号线上一外籍乘客在座位上晕倒,周围乘客不仅无一相助,反而仓皇逃窜,蜂拥冲出车门,引发网友热议。对此,上海地铁运营公司今天回应表示,实际上,乘客当时慌乱是由于情况突然,反应不及。当列车进站后,跑出车厢的乘客立即到站台寻求站务员帮助,站务员亦及时上车对该乘客进行救助,“无一人相助”并不属实。(8月21日 新华网) 媒体在刚开始报道该事件时,无人相助成了事件争论的焦点。其实不难想象,当我们也处在公共场合,面对突发情况,人性中天然的趋利避害是我们的优选,在这样肇端不明的突发事件中保持镇定是很难的,“逃”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媒体在处理上海地铁外籍乘客晕倒事件时,先给自己画地为牢。“仓皇逃窜、无人相助”,这本是一起危机事件科普的绝佳机会,却被渲染成了道德领域的人性较量。毫无疑问,“小悦悦事件”这种见死不救的阴霾还在国人心头围绕,在报道类似事件的时候,媒体找到新闻的 “母题原型”,刺激公众,形成报道,可惜的是,公众不会从这样的报道中汲取到营养。 地铁乘客突然晕倒,旁人来不及反应而躲闪无可厚非,真正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作为原子的社会人同样面临着失序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种面对危机事件的科学素养。从汶川地震中民间力量的不成熟到雅安地震个体的自觉有序,从暴恐事件突发时的恐慌逃散到面对恶势力的从容对峙,我们见证到民众在风险社会中自我防范和有序参与意识的成长,同样地,在如今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地铁成为人群最为密集的场所之一,在地铁发生危机事件时,如果地铁还在行进中,可以撤离事故车厢,等列车靠站后报告勤务人员,如果地铁正在开行,可以选择地铁内的对讲机和司机通话,以便在停靠站提前做好准备。 地铁内外籍乘客晕倒,民众将其和最近发生的危机事件相联系,产生恐慌而逃散,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自发行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学习处置危机的科学方法,而不是隔空打牛的空悲愤。 |
相关阅读:
- [ 08-21]老外晕倒乘客逃是“扶不起”的并发症
- [ 08-21]“老外晕倒,乘客跑光”很标题党
- [ 08-21]老外晕倒乘客“秒闪”拷问危机应对
- [ 08-20]不必过度解读地铁车厢老外晕倒乘客跑空
- [ 09-20]大学生军训晕倒,教育“补钙”刻不容缓
- [ 11-30]女教师自罚晕倒,不是“疯子”是“守信”
- [ 10-04]赵本山晕倒,我们需冷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