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楼市低点时,我在北京西三环贷款购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两居,每平方米单价1.3万元。如今,这个区域的房价涨到了5万元左右。当年和我一道来京的同学,因种种原因至今尚未购房,他现在觉得财力和心力离“买房梦”越来越远。在这个愤怒的中产者眼里,他对房子的需求是刚需,但他承担不起;而我有房,则是楼市的既得利益者。 实际上,我这个所谓的“既得利益者”,前不久为了扩展一点居住空间,也已看过不少二手房。看房时,遇到那些名下有好几套房,还要临时加价的房主,我也羡慕嫉妒恨,甚至忍不住想骂娘。在我眼中,他们才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 记得有一个房主,在断然拒绝我的报价后说:“当年我买房的时候,对方毫厘不让,我现在凭什么要吃亏?”或许,他真的遭遇过更面目可憎之人吧,否则不会留下如此严重的“后遗症”。想到这里,我竟然开始有点同情他了。 楼市中还有哪些既得利益者?是卖地成性的地方政府,利字当头的开发商?还是见风使舵的银行,旱涝保收的中介?狡兔多窟的“房叔”“房姐”,也必须上榜吧?其实,一些人的评价标准很简单:谁不想让房价合理回归,谁就是既得利益者。 但是,不管怎么分类,既得利益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房的人,并不比没房的人更坏,他们很多时候只是运气好一点、出手早了一点。站在刚需的立场,启示他们要面对的对手也非常多,且强大到令人沮丧。 人各有欲求而资源稀缺,为避免冲突,需要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利益分配逻辑过于单一,强势者往往“通吃”。比如,如果我爸是李刚,我可能就有更多发言权。扭转这个分配逻辑,正是当前改革的题中之义。 楼市调控,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市中,有人利用权力寻租,化公权为私利的现象,早被大众诟病。但这些客观存在的乱象,已经造就了相当数量的暴发户。这一部分人,与“刚需”们,不可能是一样的心思。 调控的目的,是建立新的合理的市场秩序,而不是“革掉”所有既得利益者。事实上,既得利益者甚至能推动楼市的理性变革。 国内某知名论坛先前做过一次调查,超四成受访者认为,既得利益者可能推动改革。“当公众的利益诉求很强烈却得不到满足时,社会矛盾聚集的危险增大,既得利益者出于自我安全感和自我保护的需要而推动改革”。 经济学家周其仁也提出过类似观点——改革除了触动现有的既得利益,还要迅速地、尽可能快地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形成跟改革一致的利益。 其实,楼市调控也可以朝这个方向施展智慧。在制度设计时,除了照顾刚需,也顾及广大身家清白的“既得利益群体”,将两者捆绑在一起,共利共生——虽然这难度很大。 新华每日电讯 黄海波 |
相关阅读:
- [ 07-21]“弃购”自住型商品房
- [ 07-17]救楼市不如先救刚需
- [ 07-16]楼市政策应契合政府职能转变要求
- [ 07-14]“断奶”还是救市,不是一道是非题
- [ 07-11]房地产的未来仍然是市场化
- [ 07-09]是否取消限购不应是道德题
- [ 06-30]楼市“放开限购”会否引发骨牌效应
- [ 06-25]中小房企借高利贷是饮鸩止渴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