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民生巷议> 正文

救济见义勇为 勿以奖励止损

2014-07-29 07:57:33京华时报来源:京华时报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补偿是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奖励旨在倡导见义勇为,二者不可混同。】

河北涞源县王安镇山炮村村民卢伟,因让一列运载燃油的火车在泥石流路段成功避险,而出现奖励1万、实际损失4万的尴尬情形。好在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保定市委市政府、涞源县委县政府随后授予卢伟“道德模范”“保定好人”等荣誉称号,并共计奖励25万元。

有关部门的高额奖励,最终化解了见义勇为者“得不偿失”的尴尬。但这一个案引起我们反思的是:对于见义勇为致使自己受损,补偿救济之路究竟是依赖更为善意的制度,还是依靠政府的奖励?

从立法目的上看,奖励与补偿不同。补偿是弥补见义勇为者的实际损失,强调受益人对制止侵害者的补偿责任,体现制度的公平性;而奖励主要是在社会上倡导见义勇为,是对行为人的褒奖和鼓励,其并不带有补偿损失的目的。因此,即便卢伟获得远高于实际损失的奖励,但其损失部分的公平补偿并未实现。

如此较真,乃是为更广范围化解见义勇为“得不偿失”的尴尬着想。因为奖励常会因为舆论关注度的不同而不同,且不能强化受益人的相应责任。我国《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在侵害人无力赔偿或者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受害人可向受益人提出补偿请求,法院可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情况责令补偿。

上述规定,旨在强调受益人对制止侵害行为人的补偿责任,为见义勇为者的权益救济提供制度保障。遗憾的是,这种规则的运用往往被限制在司法领域内,对民事关系缺乏足够的调整效力。相关见义勇为的立法缺乏贯彻、完善这一规则的诚意,执行者、遵守者更是缺少执行的善意,实践中也一再出现忽视补偿或赔偿责任的现象。甚至有的受益人宁愿奖励见义勇为者也不愿承担补偿责任,实则缺乏执行制度的善意。

总之,补偿是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奖励旨在倡导见义勇为,二者不可混同。只有在实现基本的补偿救济前提下,奖励才能体现出其更高宗旨的制度性功能,而不是沦落为对合法损失的低层次补救。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