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建了个居家养老中心,已投入使用好几个月,但一直没有老人入住。养老中心刚开始准备让朱阿姨和陆阿姨负责照料老人,但因为没什么活干,住在那里又不热闹,她们俩也打起了退堂鼓。 倒不是说村里没有老人需要照料,只是出于种种原因,有需要的家庭都在观望。比如,前年双眼失明的六旬老人金松,每天吃饭上厕所都要人照料,但家人仍不愿把他安置到养老中心去。“家里条件不差,放到养老中心,让人知道了笑话,以为我们子孙不孝。” 又如90多岁的雪宝奶奶,瘫痪在床,四个子女宁愿每家每月出500块钱雇保姆照顾,他们的理由是:在家想吃什么买什么,要干什么随时喊,别人哪能照顾得很好? 养老中心每月向每位入住的老人收取500元费用,重病的收800块。其实已经不算贵了,但有的子女为省钱,仍不愿把老人送去。 对于这个新生事物,老人们似乎也不理解。独居的火生大爷笑着说:“乡下人要死也死在家里,我子女不在身边,将来病了子女有良心来看,没良心自己去寻阎王。” 炳祥伯后来试着去住了,不过由于不习惯,晚上就他一个人,住了半个月搬回来了。朱阿姨无奈地说,地方小人少,如果住个六七个倒也热闹。 农村老人一旦失去劳动能力,只能坐着或躺着,在家普遍非常寂寞孤独。家人只是每天端个饭,平时都忙着干活挣钱,哪会经常陪老人说话解闷。有电视、有专门护理人员的养老中心,其实是比较合适的养老去处。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及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化养老无疑是出路。养老中心的集中供养,是一种好的选择。子女应转变传统观念,把失能老人交给养老中心,一来可以减轻经济负担,二来老人也能得到更好的专业照顾。 赡养老人不光是生活照顾,还包括精神慰藉,不光只是让他们活口气,还要让他们开心满足。 当然,养老中心本身的条件也要过硬,工作人员最好老少搭配,通过提高待遇让有知识的年轻人参加进来。一来年轻人在信息、知识方面有优势,二则老阿姨在世俗话题、生活经验方面有一套,两者相互配合,可以让子女放心、老人舒心。 真的希望下次经过时,里面能传出老人的欢声笑语。 |
相关阅读:
- [ 07-17]社区医院成了养老院
- [ 07-09]“居家养老”如何方能成主流模式
- [ 06-30]理性预期“以房养老”
- [ 06-26]“以房养老”难成养老主流模式
- [ 06-25]“以房养老”不能替代基本养老
- [ 06-25]“以房养老”作用非常有限
- [ 06-24]试点“以房养老”应吸取前车之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