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随国务院督查组赴中西部四省督查,发现各地反映的两难问题真不少。 举个例子,多上工程项目和配套资金不足之间的两难就普遍存在,贫困县更是如此。督查中,不少干部反映,现在绝大多数工程项目要求地方配套,公益性项目逐步取消贫困县配套的政策也没完全落实到位,但即便这样,也必须迎难而上,积极争取,不然单靠自身力量更难补上发展短板。 “不可苦熬,宁可苦干”。湖南省凤凰县一条山区公路修了8年都没修好,老百姓意见很大。政府也有一肚子苦水:项目补助标准不及实际造价的一半,县财政是吃饭财政,配套资金跟不上,只能一段一段慢慢修。 有别的办法吗?整合项目资金似乎是一条出路。但在督查交流中,地方干部们对此连连摇头:很多项目资金要求专款专用,改变用途算违规,现在审计这么严,谁敢啊?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筹措配套资金倒是一个办法,但负债前行的重压对财力捉襟见肘的贫困地区不言自明。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投向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如能在“最先一公里”进行有效整合,既可更好形成政策合力,也能有效缓解地方“既盼项目又怕项目”的困境。 类似的两难问题还有很多。一些地方干部就此向督查组建言,政策在“最先一公里”制定时应更加实事求是,增强精准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更好落地。 顶层设计确实需要多接地气、更符合基层实际,但客观地讲,“最先一公里”难处也不少。各地实情千差万别,发展形势日新月异,政策制定不太可能把各种因素都考虑周全、一次到位、百分百地契合实际,很多要通过实践检验不断改进完善。 基层要更好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更好破解实际工作中的两难问题,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尤显紧要。仍以项目资金整合难为例:实地督查中,有的贫困县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创新性尝试,相关项目资金使用方向不变,但投向整合到同一个区域,“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握指成拳,减贫就比较明显。 创新解两难,“为官不为”则误国殃民。督查发现,个别地方主动性创造性欠缺,特别是“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庸政懒政思维,在较大程度上梗阻了政策落地及其效力发挥。此外,配套政策不完善、改革红利释放不足、问责追责力度不够……督查组第一时间向有关省份做了反馈,地方据此进行的切实整改,有益于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随组下去督查的难得经历,笔者感到,让政策发挥最大效应,要靠“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共同发力。双方的对接管道多一些,上传下达的机制顺畅一些,实际工作中的两难问题也会少一些。这有利于政令畅通,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类似的“对接点”越来越多,于国于民,都善莫大焉。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