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星闻码头> 正文

让梦想在文学大地上蓬勃生长

2014-07-11 16:21:37刘玉琴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崭新国家形象

当今世界,中国成了引人瞩目的国家。中国自身也日益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提升国家形象作为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出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中国。用文学塑造国家形象有着独特优势,它可以是历史的又可以是现实的,可以是感性的又可以是理性的,可以是民族的又可以是开放的……文学的审美特性赋予其更广阔的书写角度与视野。

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对文学创作来说,需要精心创作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全面反映当代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生活理想,精心塑造一大批具有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时代品格、鲜明个性的中国人民的典型形象。中国的国家形象应该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的形象,应该是自信与刚健的统一,包容与开放的统一,和谐与美丽的统一。通过宏观或微观的人物事件,新颖独特地构建中国形象。

塑造新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是重要一环。讲好新的中国故事,需要有充分的文化准备,深入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是中国人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中国的文化底蕴是实现理想的现实土壤。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接通中华文脉,凝聚历史精华,是文学创作最深厚的精神资源和思想底蕴。中国历史上一切伟大作品都是在中华文化的坚实土地上开出的灿烂花朵。

需要把握当下真实鲜活的社会生活和人民内心的期盼。当今的中国早已不是柳青、赵树理、周立波笔下的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新的社会群落、新的故事不断涌现;面对市场经济、高科技和全媒体的冲击,人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思想、情感、认知习惯和行为方式等也都不同于以往,有着许多新的人物、新的情感和期待。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提高文学原创力,更新观念,让崭新的、活生生的人成为文学的主角——人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将为文学创作提供充满活力的素材样本。见人见物见精神的文学要旨,将在继承创新中得以明朗呈现。

还要有世界的眼光。关注中国内部变化,也关注世界的回响,这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双重需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位置也日益彰显。进一步扩大文学视野,关注世界文学潮流,学习借鉴国外作家的创作经验,研究中外文学的文化差异,充分展示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确立中国文学的世界文学坐标的新机遇。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要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让13亿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中国梦的实现,本身就意味着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不仅为世界树立了和而不同的全新价值理念,也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文明自信的范例。反映中国梦为世界带来的和平与机遇,反映中国文学为世界文学带来的新的内涵与可能,拥抱世界而又不丧失自我,必将产生文学的新气象。

一方面要用文学的方式深入发掘和深情讲述千百年来中国人民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用诚实劳动和顽强意志创造美好生活、梦想成真的感人故事;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国的道路、制度、理论体系的自信,摒弃在西方文学参照下写作的焦灼,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观察与思考,自觉表达中国人新的精神追求。新的时代,人们期待着和伟大时代相得益彰、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的当代叙事层出不穷,在时代精神的表现和文学性的成就上,登上新的高峰,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当然,受西方价值标准的影响,中国文学也时常处于被审视与被批判的被动地位;自我矮化的价值消解和精神溃散,使文学丧失对精神高度追求的内在力量;对表现本体缺少自信,导致文体、形式创造的弱化等,也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重视国家形象塑造,既是世界格局重构的需要,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国民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全民维护国家形象意识的强化,文学责无旁贷。中国需要一个美好的国家形象,世界也需要一个美好的中国形象。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1日 24 版)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