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民生巷议> 正文

冷看人与动物关系的“进化”

2014-07-11 09:14:30廖保平来源:新华每日电讯3版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有些人可以对一种动物有感情,但不能要求别人对这种动物也有感情】

一个人吃不吃某种动物,有较为复杂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宗教信仰,有的是因为身体会过敏,有的是出于环保,有的是因为情感——比如爱狗的人拒吃狗肉、爱猫的人拒吃猫肉。不过,因为情感的原因不吃某种动物,肯定不是人类所普遍存在的,至少不是人类早期就有的。

人类与某些动物建立起亲近的情感,是从驯化动物开始的。人类为什么要驯化动物呢?人类学家派特·辛普曼认为:在自然环境下,几乎没有动物会喂养其他动物的幼仔,因为食物总是有限的,你每喂其他动物的幼仔一口,你自己的幼仔就少吃一口。面对这一现实,养育其他动物的幼仔显然难以理解,而人类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人类要将他们经过千万年观察而熟知的动物,变成自己活的工具。

不同的驯化动物为不同的工作提供了大量可再生的资源,例如追踪猎物、消灭老鼠、保护族人与货物、提供毛皮取暖、远距离运输,以及为人类的婴儿提供奶制品等。一旦完成驯化,动物便会根据各自的特性,为人类提供大量的便利,为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带来巨大的利益。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驯化。有统计显示,目前在地球上已知的148种哺乳动物里,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不超过15种。为什么有些动物可以驯化,而有些动物不可以驯化呢?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总结出几个原则:吃得太好或太挑不行,长得太慢不行,不好意思在圈养中交配不行,性情凶险或易受惊不行,非群居或没有优势等级或生活范围相排斥也不行。

按照这几点去套用会发现,狗、猫、马、牛、猪等动物相对适合驯化,尤其是狗,以上几点基本上都吻合。所以,学界基本上认为,狗是人类第一个驯化的动物,大约在3.2万年前狗被驯化了(也有说法认为是约16000年前或早在10万年前)。另有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在公元前8000年就已经驯化了猫,不过猫的驯化不如狗那么完全,只有在自己有需求时,猫才会变得温顺。准确地说,是猫驯化了自己,且能够在与人沟通时占主导地位。

在所有被驯化的动物中,与人类生活范围不相排斥,最能与人类近距离相处的,无疑问是狗和猫——上得山场,入得厅堂。人类最初驯化狗,是为了用于帮助人类猎取动物、看家守院,狗吃粪便本身就相当于养了一个清洁工;同时狗肉本身也是很好的食材,繁殖能力又强。驯化猫则更可能是为了捕捉令人类颇感麻烦的老鼠的需要。在生存物资紧缺的时代,说不应该吃狗肉,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据说猫肉不好吃,所以,历来吃狗要多过吃猫。

从经济学上讲,那个时候,狗对人的效用主要在物质、工具上,而非精神情感上,因为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到了后来,尤其是近代以来,一些人的物质生活富裕起来,生存无虞,对狗的情感开始上升,狗就由工具、食材变成了宠物,寄寓着单纯的情感需求,本来地位低贱的狗一下子金贵起来。而狗所具有的忠诚、“通人性”等特性,使它成为最能理解人类情感的动物。

一旦人与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那就像一句台词所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情感的力量足以让人做出不计代价的事来。有些人非但自己不会吃狗肉,还会强烈地阻止他人吃狗肉,向狗祈福、向狗肉下跪谢罪、高速拦车救狗等。万年之前,人类的祖先在驯化狗时,狗无非是征服的对象和利用的工具,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人类之间会为狗而互相诘难,发生一场场争斗,更不知动物福利为何物。倘若没有驯化,倘若不是吃饱了,人类也不会跟狗有这样一出亲热戏。

即便在现在,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对某种动物有特殊的感情,也不是每个人都到了无须拿狗来当工具(哪怕赚钱的工具)只须拿狗当宠物的阶段。有些人可以对一种动物有感情,但不能要求别人对这种动物也有感情。倘若有人劝我别吃狗肉,我只好谦虚地对他说:对不起,我还没有“进化”到你的阶段。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