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广州文化蓝皮书透露,西关大屋在鼎盛时期有800多间,由于连年大肆拆建,目前仅剩100多间,且大多破坏严重,尚有保留价值的只剩10间左右! 建筑物既是一座城市的“五官”,也是“血脉”。尤其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是城市不可割裂的印迹、必须延续的记忆。历史建筑再破陋,也有时光的味道、历史的影子,拆了就没了,仿古建筑再漂亮,也是假古董。提起大名鼎鼎的西关大屋,谁都知道它应该受到保护,可怎么保护,就仁者见仁了。而通常,“自我救赎”式的开发保护被视为正途。 连“广州文化蓝皮书”也提出对西关建筑“在不破坏传统风貌、尊重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对西关建筑进行经济性的开发”。包括提出了不少建议,譬如发展旅游商贸,在西关大屋风情区内增加住、吃、玩等各种体验项目,亲手制作工艺品之类。西关大屋如能“自食其力”,通过开放给游客参观等方式赚钱养活自己,固然是上上之选,问题是不是每一间西关大屋都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那些身居陋巷、不具旅游价值的西关大屋怎么办?只能等着慢慢老去,变成危房,最终挂一个大红“拆”字? 保护历史建筑之类的不可移动文物,不能只走开发利用这条老路,这条路只会越走越窄。对西关大屋的保护,首先要力戒“改造”冲动,老城区寸土寸金,要顶住巨大利益诱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智慧、大魄力。其次要有投入,不让历史建筑自生自灭,就要进行人为干预,减缓建筑衰败速度,没有巨大投入不行。进而拷问,我们是否具备连片保护历史建筑的实力?这点应该不容怀疑。早在3年前,广州规委会就对恩宁路旧城改造细规进行更改,以保护用地内具有历史价值的连片清末至民国时期广州西关商贸居住区建筑整体风貌。2014年,还落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4080万元。 有力更要有心,保护西关大屋,关键的关键,还在于政策设计与落实的决心。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