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今日零时起进行新一次运行图调整,这是自2007年以来铁路最大幅度的一次调图。此番调图,多线路动车发车间隔达到10分钟左右,“公交化”程度更加明显。(7月1日,新华网) 调整运行图本是运输部门十分平常的业务,但对于中国铁路来说,每一次调图都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媒体的关注,民众的热议,专家的解读,都会持续升温一段时间。这是因为铁路不仅是民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经济发展的调节阀。 此次调图,让部分区段高铁动车“公交化”成为现实,同时,由于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间新开了直通快速旅客列车,还填补了多个地区间、城市间没有直通旅客列车的空白。笔者认为,将产生更加重大深远的影响。 首先,改善了旅行环境。这是最直接现实的。高铁动车自不必说了,大量空调车代替了流行于上世纪的绿皮车,使得收入不高的民众也能享受到更加舒适的旅行环境。运行速度的大幅提升,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让旅行成为一种享受。 其次,拉动了内需市场。铁路不仅是一种交通运输工具,也是一个上下游辐射较广的产业链,更加重要的是,铁路还是实体经济,没有泡沫成分。比如,建设客运专线,需要大量高铁、水泥等高能耗建材,这就给国内相关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订单。车站是旅客货物的集散地,增设一个车站,将带动周边地区土地房产增值,拉动第三产业发展,这就是一些地区“高铁新城”不断涌现的原因。 再则,促进了结构调整。铁路不仅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产能结构调整的调节阀。如果说大量建设新线,扩充路网还只是靠拉动内需加大投资实现增长的话,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输出铁路资本,则是标准的外延式增长。这方面,我们已经开了个好头。据了解,目前,中国铁路制造已经进入了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市场,上半年已签下了千亿元海外大单。仅南车集团属下的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照目前的势头,预计到2015年,该公司海外市场年收入将占到企业年度销售收入的30%以上。 可见,此次的铁路调图,改变了民众的出行方式,也强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芯”。 |
相关阅读:
- [ 07-02]高铁时代如何兼顾乘客的“慢权利”
- [ 07-01]老区通火车:理想照进现实的幸福
- [ 07-01]泥巴“糊”不了铁路工程的终身责任
- [ 07-01]用“丈母娘经济学”看吉衡铁路
- [ 07-01]“泥糊涵洞”里藏着多少工程腐败?
- [ 07-01]谁更该被黄泥巴糊的铁路涵洞惊醒
- [ 07-01]泥巴糊铁路涵洞
- [ 06-27]别在生死时速前把点赞玩成“点蜡烛”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