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近日在京召开,会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这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接见了大会代表并发表讲话,可见其分量之重。随着我国经济30年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已占领世界,却始终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被视为地摊货的状况迄今无改变。而“中国制造”要向价值链中高端提升,一要拥有核心技术,二要提高劳动的技能含量。前者靠研发,后者靠现代职业教育。 分析商品附加值,追溯其来源,我们发现无非是四样东西:品牌、核心技术、设计以及劳动者技能。在古希腊以及近现代西方世界,工匠推动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构成市民社会,成为国家的支柱性力量。德国厨具在中国广受欢迎,从其高品质与高定价,我们即可窥见劳动技能的魅力。在构成商品附加值的四因素中,劳动者技能处于基础性地位。 当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制造”到了必须由廉价变得值钱的关口,总的来说就是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国民对收入倍增翘首以待。要实现这些目标,中国经济必须由大而强,必须有“中国创造”、有中国品牌。但如果劳动者不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中国品牌就属无本之木,“中国创造”也是白忙活。 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我国的中高等教育存在与现实脱节的倾向,有过分精英化的苗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以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为目标,加大了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近十年来,大学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稀缺,而大量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揣着文凭找不到工作。教育与经济发展缺乏协调,需要协调起来。 也就是说,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应当在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寻求平衡。没有精英教育,就没有“中国创造”;而没有现代职业教育,就不会有高品质的“中国制造”,而“中国创造”也会成为空中楼阁。2000年以来,我国大批院校“专升本”,片面追求“高大上”,造成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对弱化。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需要一场“再平衡”,而平衡点没有天定位置,无非是适应市场的需求。 这种“再平衡”,就是承认能力多样、价值多元、人生缤纷五彩,为此教育应当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与人生规划,有不同的学力与价值追求,国家不能以模式化教育使大家挤上人生独木桥。做一名技能型工人与做一名科学家或者工程师,虽然选择不同,但大家各得其所,实际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让自己的人生出彩。每个人人生出彩,国家经济就可以由大而强,国家本身也会伟大起来。 □ 本报评论员 杨于泽 |
相关阅读:
- [ 06-24]奏响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强音
- [ 06-24]职教“工士学位”可在决策层面探索
- [ 06-23]“工士学位”与职业教育都需要正名
- [ 06-23]创设“工士”学位:矮化职业教育的馊主意
- [ 06-23]让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
- [ 06-20]工业技师: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
- [ 06-18]“一个人的合影”背后的坚守和孤寂
- [ 06-12]德国职教的“七圈半精神”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