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已经走过初级温饱,在奔小康了。中国的家长填报志愿时能否走出重“薪”轻“人”的心态;中国的教育,能否及早补上职业教育、自我认知这一课?】 虽然不喜欢国内一些指标看不分明、数据未必准确的大学排行榜,但每到高考填报志愿的当口,还真是常常想:幸好有排行榜,可以让考生家长们从纷繁无序的信息中,抓住一点点直观的依据。 细论起来,高考只是学子迈向大学的第一步。眼下这段日子,各省份陆续发布录取分数,才是不少家长和考生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光——要知道,每年都会有“幸运儿”紧踩着分数线跻身名校,也有人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跌落一个层级。 于是,最近这段时间,跟大学教育搭边儿的人士往往会收到家长朋友的紧急询问:“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好就业?”“薪酬最高的职业排行榜”们,也都挤在这个时段问世。 然而,无论是排行榜还是陌生专家,甚或家长本人,在决定一个年轻人未来职业乃至人生走向的关键时候,做得再好,考虑得再缜密,也不过是个“越俎代庖”的越界者。以看似精明世故、充满关爱的立场,做着跟风逐热的盲目之举,惟独忘记了年轻人自己的兴趣、志向与特长。 国内某知名高校曾透露,每年该校自主招生及高考招生中,一大半高分考生的“理想专业”是金融。面试时,多数学生未必显示出对金融业的了解与兴奋,多半会老老实实说是“父母替我决定的”。 中国的父母习惯替儿女做主,以“为了你好”的名义。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家庭与中小学教育体系中间,一直缺少“了解职业”和“认识自我”这两个环节。大多数中国学生在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模式里被呵护着长大,在幼童乃至少年时代,我们很少会放纵孩子去参加简单劳动,体验诸如清洁工、厨师、木匠之类职业手艺;从小学到大学,学校训练孩子学会了各种写作文的套路,却很少训练他们如何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如此,到了18岁,他们中的多数人,能够不假思索地给一张张考卷填上标准答案,却除了“考个好大学”“当状元”外,很少有其他理想,更难有自我选择和决定的能力。 这恰恰是欧美教育中最值得我们学习之处。比如,美国大学的招生过程,几乎就是让一个少年认清自我、打磨理想的经过。 朋友的女儿办出国留学,父母外语水平不足以包办代替,申请学校的过程基本由女孩自主完成,每申报一所学校都要写文章,介绍自己的特长、兴趣、经历,阐述申请该校、某专业的原因。写作、修改、申请,反复往来,女孩感慨说,“这几个月,让我真正了解了自己想要什么”。 大学的专业与未来职业关联度不小,偏偏大学教育又存在滞后性。无数例子证明,入学时热门的专业,4年后或许会难以就业。即使是身在名校、毕业拿高薪,过着外人羡慕的生活,但若并非自己所长、所好,无法享受专业学习和职业乐趣,同样算不得“成功”。眼下,国内大学的应对之策,似乎只能是尽可能减少专业细分,实行大类招生,避免家长代孩子填志愿时只能“外行看热闹”,也让学生进入大学后有机会重新选择。 中国社会已经走过初级温饱,在奔小康了。中国的家长填报志愿时能否走出重“薪”轻“人”的心态;中国的教育,能否及早补上职业教育、自我认知这一课?因为,喜欢和适合的,就是好专业、好大学、好职场。 |
相关阅读:
- [ 03-18]志愿“红印章” 满满正能量
- [ 10-29]换位思考形成志愿工作良性互动
- [ 10-10]警惕“餐费随意”背后的“志愿失灵”
- [ 07-02]善待志愿军遗骸有助抚平历史伤痕
- [ 05-15]记者和老师“谋杀”了学生的志愿
- [ 03-04]张扬新时期的志愿精神,天天都是雷锋日
- [ 02-05]取消“第一志愿”更有利于高考公平
- [ 01-10]“爱心失灵”打破志愿主义神话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