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儿童节。节日只是形式,结合时代特征重申意义才是主题。但不知从何时起,我国的儿童节除了给儿童放假、营造快乐的氛围外,已经没有了反思的主题。那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浮躁纠结的儿童教育时代,我们是否应该回到原点,重新检讨和反思“发现儿童”与“解放儿童”这一源问题呢? 早在20世纪初,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提出了“发现儿童”与“解放儿童”的教育思想。差不多在同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其名篇《创造儿童的教育》中强调,“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进而,他发出“六个解放”的号召:“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有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放在今天,蒙台梭利和陶行知的思想也一点不过时。他们提出的问题,今天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非常沉重,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套用一句形式的话,破解“钱学森之问”,还得从娃娃抓起。从娃娃抓起,还得从娃娃的教育抓起。教育是培养,而不是培训。培养就要因材施教,创造性培养人才,从而体验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乐趣。而培训,则是模式化的训练,把不同规格的原材料打造成同一个流水线上的产品,谈不上什么创造性,当然也就无乐趣可言。 很可悲的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特别是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而走向了培训的错误方向。大学之前的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机械化,包括幼儿园,都是把学生培训成考试的机器。大学的教育,不强调知识分子改造社会的责任,而是努力把学生培训成一个适应当下社会的世俗人。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两岁的小孩在吞云吐雾、小学的朋友拿出“五道杠”来显摆、方仲永的故事在不断地上演……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教授质问:“我们究竟根据什么将“教育”与“摧残”、“愚弄”、“欺骗”、“宰制”、“制裁”、“灌输”、“洗脑”、“戏弄”、“麻痹”、“蒙蔽”、“操纵”、“说教”、“束缚”、“宣传”、“禁锢”、“贬抑”、“奴役”、“戕害”、“蛊惑”和“教唆”等等区分开来?” 教育的问题依然是教育的问题。解放儿童,除了重申陶行知的“六个解放”之外,还很有必要重温一下《大众报》1935年的社论。社论中说:“儿童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儿童是建设新中国的础石”,“儿童是中华民族的继承者”,“儿童是复兴中华民族的生力军”,“加紧敎育儿童,训练儿童”等等,早已成了普遍的口号,随处可以听到。但是,现在的“主人翁”、“础石”们须得痛切地反省一下,像现在这様做“主人翁”,做“础石”,能把中国支持下去吗?能叫中国站得稳吗?进而,《大众报》的社论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举行儿童运动,要力行“雪中送炭”的工作,切忌“锦上添花”的浮文;第二,儿童运动应该把儿童全体做对象,不应该偏重一部分或偏重某一阶级;第三,人们都知道敎育上最重要的两句话是“以身作则,感化教导”。 除了陶行知的“六个解放”和《大众报》的“三个观点”,我们今天重新呼吁解放儿童,还必须加上一点。那就是,把儿童从“温室”里解放出来。孩子是宝,砸锅卖铁也要为了孩子。越来越多的父母陷入了对孩子“溺爱”的误区,尽一切可能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了一个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温室”,孩子则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行事自私的“小皇帝”。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中国孩子累了、病了就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即使病了也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孩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车。夏令营闭营时,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大声问日本孩子:“中国的草原美不美?天空蓝不蓝?你们还来不来?” 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蓝!”“来!”振聋发聩的声音依然在耳畔回响,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孩子从“温室”里解放出来。 中国梦,儿童梦。“发现儿童”与“解放儿童”,是一个与时俱进、常说常新的话题。解放儿童,这不应该是一时的口号,而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努力,贯穿到我们的一点一滴当中,贯穿到我们每时每刻当中。 |
相关阅读:
- [ 06-03]保障儿童用药,医改不可缺位
- [ 05-30]儿童用品日常监管更重要
- [ 05-30]特殊儿童群体需特别制度关怀
- [ 05-30]用关爱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
- [ 05-29]为贫困地区儿童开启幸福之门
- [ 05-29]儿童读物呼唤精品
- [ 05-28]儿童教育,你重视了吗?
- [ 05-28]非京籍入学会出现“新留守儿童”吗?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