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民生巷议> 正文

治霾的环保投入不能成糊涂账

2014-05-23 10:06:10惠铭生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根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估算,要完成“大气十条”中规定的清洁能源替代、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企业污染防治等7项内容,五年内最终需要投入17474亿元。如果仅仅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显然是杯水车薪。(5月22日《新京报》)

雾霾不仅危及公众身体健康,而且正悄无声息地“侵蚀”我国经济,拉低GDP点数难以估计。所以,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让公众活得健康,整治雾霾,保护大气环境,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别无任何选择。但治雾霾,难道非天价资金不行吗?

在笔者看来,治理雾霾的重中之重,应是提升行政管理水平与效率。

比如扬尘和污水、污气的治理,事关的是管理水平与效率。事实上,一些环保部门“靠污吃污”,对污染企业睁一眼闭一眼;一些地方政府靠污染企业拉动GDP,填补捉襟见肘的税源,甚至与污染企业沆瀣一气,充当起保护伞角色。这,才是一些地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根本原因。

多年来,一些地方打着治理环境的名义,屡屡向上级部门要钱,名义上要建污水处理厂,实质上是“钓鱼工程”,目的是套取资金非法挪用。

基于过去的教训,有些专家强烈呼吁:在治霾的大背景下,环保投入统计口径应该细化,钱花到哪里、花得值不值,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假如地方政府缺乏治雾霾的诚意和决心,财政和社会投入越多,无谓的浪费会越多,滋生的腐败也会越多。假如行政管理跟不上,不严格依法监管,那势必会陷入前治理后污染的恶性循环,最终会让大把的财政资金打了水漂,却对治雾霾毫无益处。

所以,治理雾霾,金钱并非万能,关键在于加强行政监管,严格执法,加强问责。先是通过监管杜绝今后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再去花资金治理前期已造成的污染,唯有遵循这个路径,才会花最少的钱,将环境治理好,逐渐改变雾霾动辄“锁国”的尴尬境地。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