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民生巷议> 正文

时髦祭品烧出文化机制短板

2014-03-31 10:32 任小康 来源:北京晨报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除“金元宝”、菊花、香烛等传统祭品外,今年祭品市场又出现不少与时俱进的“新潮品”。以WiFi路由器、“马上体”冥币、冥间护照为代表的新祭品,吸引了不少眼球。不过,一些老年人对这些另类祭品不大感冒,专家表示,祭祀文化是严肃的,应避免庸俗化,同时应倡导绿色祭祀。(3月30日《楚天都市报》)

清明节与时俱进没有错,但时髦祭品与清明的文化内涵背道而驰。一方面,制作精美的时髦祭品被付之一炬,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空气,也造成了火灾隐患。更重要的是,时髦祭品放大了物欲追求,将无厘头文化发挥到极致,而清明节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慎终追远、明德归厚,庄重而宁静,很显然,两种文化取向和氛围格格不入,也背离了清明祭祖重于情感和心理的表达之初衷。

有需求方有市场,清明祭品“赶时髦”,背后投射着活着的人对物欲的疯狂追求。N个零的钞票、豪华跑车,在现实世界求之不得,买些纸糊的,烧给先人,美其名曰孝敬祖先,其实是为了自己获得某种虚幻的物欲满足,也成为价值观扭曲的另类表象。无论是出售者还是购买者,都从根本上歪曲了祭品的意义。事实上,祭品的本意是为了缅怀逝者的德行,弘扬先人的品格,这些彰显物欲符号的祭品,则是给逝者身上泼污水,脸上抹黑。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时髦祭品的追捧者往往是年轻人,而老一辈人对此嗤之以鼻。这背后,折射出文化习得的短板。很显然,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的习得机制正在遭遇巨大挑战。

面对清明节被时髦祭品的无厘头解构,我们绝不能一笑而过,家庭、学校、社会应该为传统文化的习得和濡化做些什么?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