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抚顺市委书记王桂芬以一名普通机关干部身份,参加了环卫工人体验日活动。在清扫路面的时候,没戴口罩的王桂芬被一位出租车司机认了出来,该出租车司机迅速地推开车门向“环卫工人”王桂芬举手致谢。其他出租车司机见状,也都纷纷降下车窗伸出胳膊竖起大拇指。(3月25日《钱江晚报》) 带头到基层体验生活,换位感受各行各业的困难,听取群众的心声,其实这些经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本就是寻常的工作。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相信抚顺市委书记王桂芬的体验,一定令她收获匪浅。 但是,“芬姐”扫街,效果又如何呢?我们看到,舆论场里关于“芬姐”作秀的讨论,一浪盖过一浪。其实,类似的亲民秀,观众早已屡见不鲜。年初,安徽阜阳市委书记于勇坐公交被乘客发现,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也屡屡上街执勤。为何这些“秀”波澜不惊,而芬姐上街,就“拍砖”与“吐槽”齐飞了呢? “作秀”的词义本身,并不存在褒义与贬义之分。是偏是正,全在“作秀”者的真实作为对这个词语的诠释。试想,如果芬姐上街之前就目的明确,做到“打着鲜明的旗帜而来,带着预期的成果而去”,还会给别人留下歪曲的余地吗? 平心而论,对于市级领导来说,扫扫街、体验公交何其容易。如果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即使每天都去挤公交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把“偶遇”当“亲民”,当成走群众路线的“必修课”,就有点跑偏的味道了。事实上,盲目跟风“偶遇”,又何尝不是形式主义的变种呢? 当今时代,资讯爆炸性传播,无论领导干部还是普通人,咱的一举一动都躲不过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与评说。想要给外界一个好的形象,除了谨言之外,更要慎行。针对芬姐扫街,其实,秀与不秀,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即使“作秀”,也不能被打上“虚伪”的标签。试想,无论她“作秀”与否,当在她扫过大街之后,街道从此再无脏乱的面貌;在各路领导被“偶遇”之后,城市从此再无拥挤的交通,谁还会纠结“秀”与“不秀”的问题呢? |
相关阅读:
- [ 03-26]“偶遇芬姐”的续集别等太久
- [ 03-26]“偶然发现”是对女书记的善意提醒
- [ 01-09]扫大街非“作秀”,是领导做得还不够
- [ 04-27]“白富美”式求贤,利诱还是作秀?
- [ 04-01]“只要有益社会作秀也可”令人称赞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