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乐观情绪,并不能掩盖其中潜藏的风险。奔跑中的互联网金融,不妨借这样一个“暂停”的机会,审视自身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它才可能走得更远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会长蔡洪波3月18日表示,目前被央行暂停的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在建立安全体系后达标再推广还是有可能的。该协会由央行主管,因此这番“半官方”表态,也许可以让几天来提心吊胆的相关企业稍稍放宽心了。 此前,正当全国两会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前景议论正酣之际,也是腾讯与阿里这两大巨头发力争抢“首张虚拟信用卡”之时,一条消息引起了极大关注——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要求暂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和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央行称,相关支付产品安全性有待完善。 不管这次“叫停”后续如何发展,央行要对移动支付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进行总体评估,让很多人嗅出了这样一层意味——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似乎要停下来歇口气了。 从余额宝业务的异常火爆,微信抢红包一夜走红,再到打车软件大规模使用撬开移动终端支付入口,互联网金融正以一路狂奔之势渗入日常生活,让消费者深切感受到这些创新服务带来的快捷、便利以及收益,也令众商家磨刀霍霍准备大力掘金。不过,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乐观情绪,并不能掩盖互联网与金融服务牵手所潜藏的风险。比如,刷一刷二维码立马可以支付,方便是方便了,但由此带来的恶意吸费、诈骗等早已不是新闻;虚拟的网络信用卡,只需要在手机上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资料后就能实时审批,快捷是快捷了,但其安全性会否打折也引发质疑。热潮之中,尤须保持一份清醒——风险管控才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立身之本。 任何创新都可能伴随风险,在被视为经济发展血脉的金融领域,尤须谨慎防范。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很快,但相关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防范措施的缺位,很可能使得爆炸式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定时炸弹。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被写入本届政府工作报告的大背景下,相关部门应努力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及时健全相应的制度设计,真正为金融服务创新保驾护航。事实上,对于央行此次“叫停”,在支持加强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的声音之外,也有不少人质疑,这是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扼杀”,是为受到冲击的传统金融撑起了保护伞。因此,拿捏好促创新、防风险的“度”,真正用开放包容的理念来护航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事物的发展,尤其考验监管层的智慧。 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创新事物,即便遇到些挫折,也总能迎来春天。历史上,央行等对第三方支付有多次监管措施,但后者仍茁壮成长,而余额宝的诞生也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扛鼎之作。从企业层面来看,此番业务被“暂停”期间也还有不少事情可做。在注重便利性之余,加强安全性方面的技术研发和框架设计,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仍有望开辟一番新天地。其实,市场自身往往可以消解一部分新生事物的风险,因为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既然有风险,就会有专门解决风险的技术出现。就像早期上网有大量的病毒,于是催生了一批杀毒软件,甚至后来发展到免费杀毒。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安全是相对的,真正的安全在于攻防之间的不断优化和改进。 无论如何,给当下的火爆市场泼一点冷水,并不是一件坏事。奔跑中的互联网金融,不妨借这样一个“暂停”的机会,审视自身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它才可能走得更远。 |
相关阅读:
- [ 03-16]规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不能削足适履
- [ 02-18]互联网金融动了传统银行的奶酪?
- [ 02-12]互联网金融要在走红中认知风险
- [ 02-08]互联网金融,热到需要管了
- [ 02-07]从“微信红包”看互联网金融
- [ 01-17]互联网金融“三马大战”拼的是大数据
- [ 01-01]互联网金融:拒绝裸奔亦拒绝打压
- [ 11-13]银行参战互联网金融难改市场格局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