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3月9日《成都商报》) 如果农村孩子不上大学,怎能体现教育公平?人人生而平等,所有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知识改变命运”,即使对农村孩子来说,改变命运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但也不能否认山村里可以走出精英。 中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中西部差距大,城乡差距大,农村教育资源严重缺乏,这本身就是对农村孩子的不公。在这种语境下,再不鼓励他们走出农村,体验大学,怎能不让他们寒心?生在农村没有错,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还不能选择自己的未来吗? 上大学不失为农村学子改变命运的好方法。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比率呈下降的趋势,“寒门再难出贵子”。其最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农村家庭的学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较少,自然而然考不赢城里的孩子,他们“跃龙门”的机会越来越少,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却越积越多。 笔者认为,我们不该限制农村学子的选择自由。反之,更应该鼓励他们上大学,鼓励他们学习知识技术,将来回报家乡,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条件。习近平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吸引农村学子回乡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势在必行。 习总书记说,“中国将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克强总理说,“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解决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这也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我们的发展更加平衡。”由此可见,领导人都在设法让公平的教育惠及更多人,而我们的委员怎能说出不鼓励农村学子上大学的话呢。 然而,王委员确实从另一个侧面刺痛了社会现实。城里娃有关系有背景,在工作中很容易就能上位。而农村孩子得一步步靠双手拼搏。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接受高等教育是弱势阶层向上流动的最主要的渠道。在较大程度上,教育维系着社会公平。 因此,我们应尽快改变教育资源城乡不均衡的现状,以及不同院校资源不均的短板,让每个孩子、每所学校都能平等竞争。只有这样,“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才能缓解。自古英雄不问出处。只有让寒门子弟的读书通道更通畅了,才谈得上让平等的发展机会惠及人人。 |
相关阅读:
- [ 03-06]中小学招生“潜规则”是如何炼成的?
- [ 03-05]用教育公平照亮国家未来
- [ 03-02]“小升初新政”能否带来教育公平
- [ 02-27]异地高考迈开教育公平新一步
- [ 02-20]破解择校难题需打开更多的“门和窗”
- [ 02-19]就近入学不能成为学区房的盛宴
- [ 02-19]“划片入学”如何更加利于教育公平
- [ 02-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