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民生巷议> 正文

微信群惊现诈骗群友要长个心眼

2014-02-19 09:34 章门仁 来源:广州日报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基于新技术的网络诈骗,如今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上演着。近日,在一知名高校的广东校友会微信群中,就冒出一名诈骗者以校友之名混入群中。潜伏一段时间后,开始以各种名义向校友骗吃骗喝骗住。好在校友们通过比对身份证、从工作单位求证等多种渠道,及时揭穿了诈骗行为,并未造成校友的经济损失。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通过QQ、微信等新兴渠道行骗有愈演愈烈之势。相比传统的电话诈骗“猜猜我是谁”等,这种新技术条件下的诈骗隐蔽性更强,可能造成的危害性也更大。比如在这一案例中,这名诈骗者在微信群中“潜水”,观察各位校友的言行。对群内的内容、人际关系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后,才开始向其他校友套近乎。发言记录、资料登记相对详尽,本来是为了方便网友们聊天,但这一方便之处却被诈骗者利用。正因为此,诈骗者表现出来的言行可行度更高,更利于行骗。

事实上,利用新技术进行诈骗并非个案。据已有的一些媒体报道案例来看,不少网游玩家的QQ、微信群中,诈骗钱财、网游道具已发生多起。而就在几天前,重庆还发生过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有骗子竟然混进警察QQ群中骗钱,结果被当场识破。

这些新式诈骗所利用的关键点,就是QQ群、微信群等群友之间感情密切、防范意识弱,而群友人数众多,行骗也不起眼。而要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首先要加强群主的把关意识。当前,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群主核实申请加入者的资料时也得设置“多重防骗”,身份证号、照片、住址、工作单位等,多一重核实就少一分危险。而在群友的交流之中,也应该尽量少透露个人隐私信息。同时,应对任何诈骗行为都是一样,只要涉及借钱、转账等经济往来,更是要慎之又慎,最好当面核实才保险。

技术进步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新式诈骗带来了便利。尤其是在QQ群、微信群这样的易发领域,网友们更是应该做到“内松外紧”,群内热火朝天的气氛不改,群外防骗却应多留个心眼。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