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催婚广告背后的婚恋观须改变

2014-02-12 17:15  汤嘉琛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今年春节期间,某知名婚恋网站在电视台投放的主题为“因为爱,不等待”的相亲广告,播出之后引起巨大争议。在广告短片中,女主角不管是身穿学士服还是职业装,抑或去病房探望外婆,都会被外婆满含期待地问一句“结婚了吗”。不少人认为,该广告有用孝道绑架婚恋的嫌疑。

若不是有网友在微博发起抵制活动,估计很多人都没注意到这则相亲广告。平心而论,该广告其实算得上是很“接地气”的——现实生活中,“每逢佳节被催婚”确实是让众多大龄剩男剩女头疼的问题,无论爸妈还是三姑六婆,聚在一起的时候总喜欢过问年轻人的婚事,并非常热情地张罗介绍对象。

相亲广告选择在春节期间主打亲情牌,无疑具有非常现实的社会基础。然而,正是因为它太现实,精准地戳中了众多剩男剩女们的“痛点”,才招致了网友们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换句话说,当网友们发起抵制活动的时候,针对的已不再是那段不足半分钟的广告,他们反感的实际上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落后婚恋观。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每个年轻人都期望的,但现实却让不少大龄青年被迫走上了相亲和速配的道路。在很多父母眼中,子女婚恋问题是全家的头等大事,仿佛只要他们比同龄人晚婚就会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于是,父辈们只要逮着机会就会念几遍“紧箍咒”,以便提醒年轻人尽快将婚嫁提上议事日程。

将婚姻与外界评价和成功标准挂钩,甚至喊出“三十岁不结婚违法”的雷语,诸如此类的扭曲婚恋观,早已将年轻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媒体对所谓“剩男危机”“剩女危机”的渲染,也已让众多单身的年轻人隐忍了很久。因此,那则催婚广告从专业角度审视没有问题,但却点燃了一根引爆社会情绪的导火线。

有些奉行女权主义的人认为,催婚广告暗含对女性价值的贬低与歧视,认为这是导致该广告引发争议的关键原因。笔者倒觉得这有点过度解读的嫌疑,毕竟,虽然广告片的主角是女性,但现实生活中男性也会面对长辈催婚的问题。网友们的抵制之声,实质是年轻人对秉持落后婚恋观的长辈们一次隔空喊话。

网友抵制的不是这则广告,而是对子女婚恋强加干涉的落后观念。这种网络抵制活动,即便或多或少带有网络语境下特有的戏谑意味,也能鲜明地表明年轻人“我的婚姻我做主”的立场和态度。我们能够理解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关爱,但也希望长辈们能听到年轻人的呐喊——时代已经变了,中国社会的婚恋观也应该与时俱进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