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时政观察> 正文

三公经费“软着陆”亟须“数字导航”

2014-01-29 07:54 许晓明 来源:广州日报责任编辑:林锦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各地相继召开地方两会,三公经费削减情况成为社会焦点。一些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则拿出了2013年的三公经费相关数据,一些省则未公开削减三公经费数据,仅在报告中提到三公下降。(1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希望三公经费在短时期内呈现垂直下降的“硬着陆”模式,可能不切实际。既坚持改革理想,又尊重现实条件,让三公经费“软着陆”更具有操作性。

但是,监管三公支出是一项高度繁重、复杂的系统工作,在监管和处理的实际工作中,必然要经受各种惯性冲动和权力冲动的轮番挑战,没有一个具有高度操作性的法规做“快刀”,监管之职势必被乱麻似的曲解、“规避”和卸责所纠缠。

监管的操作性首先要体现为流程的“明细化”、主体的“明确化”。从三公经费占预算比例的划定,到经费的实际支出、报销,到经费支出的统计与核实,到经费明细账目的公开内容和形式,到费用的决算、审计,及至对违规行为的查处、问责,一整套流程下来,必须明确每个环节如何具体实施,必须明确每个环节由哪个部门负责把关。

监管的操作性还要体现为执行标准的“数字化”。《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规定,在三公经费等问题上存在违规行为者,可以给予警告处分,可以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甚至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然而,通观全文却基本上都是“定性”的标准,“定量”的标准几乎看不到,三公经费规模占预算比例的上限不清,三公经费具体支出标准不清,所谓“情节较重”、“情节严重”判断的标准不清,这就给规范执行标准造成了困难,也给对违规者的情节裁定造成了困难。

法治体系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迈出第一步本身就是巨大的突破,尚未明确的内容和细节,有待后续完善,相信在不断推进监管体系细化工作的基础上,随着法纪和舆论监督的果断“亮剑”,曾经缺乏约束的三公经费终将被驯服。(许晓明)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