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与改革同行的是,公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公车购置和运行费用的持续膨胀。推进公车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大幅度减少公车的数量,降低公车监管的成本,需要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的魄力,需要快刀斩乱麻对公车“下手”的行动。 昨天,五粮液集团公车拍卖进入第二天,交易持续火爆。1月11日至14日,五粮液集团将公开拍卖340余辆公务车辆,只保留必需的生产用车、生活用车和少数接待用车,拍卖车辆中不乏悍马、奥迪等豪车。 去年以来,部分地方的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开始试行以公车拍卖为主要特点的公车改革。这些改革的基本途径是,公务车面向社会公开拍卖处理、拍卖款项上缴国库,之后对公务人员发放相应补贴。五粮液集团作为国有企业主动进行车改,这在国企中并不多见。五粮液的主动车改提醒社会,公车改革不能有盲区。国有企业是由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国企公务用车也是公车。因此,国企在公车改革方面没有理由落后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五粮液集团作为市场化的企业可以拍卖公车,那些年年领取巨额财政补贴的垄断性央企,更没有理由在公车改革面前踯躅不前。 国企五粮液的公车改革,是近期公车拍卖中的一例。去年12月1日,江苏镇江举办首次公车专场拍卖会,拍卖公车170辆。江西新余今年1月1日起实施公车改革,近500辆公务车公开拍卖。近期密集出现在党政机关及国企的公车拍卖现象,当与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有着直接的关系。该条例提出了改革公务用车的具体措施:“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反浪费条例一步到位地将公车推向市场化、社会化,这是一个治本的方案。《条例》体现出治理“车轮上的浪费”的坚决态度,近期一些地方对公车的果断处理,正是对这一态度的积极回应。 车轮上的浪费、腐败,是我们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巨大“疮疤”。公车改革从1994年始,已改了20年。与改革同行的是,公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公车购置和运行费用的持续膨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高达千亿,车辆购置及运行费成为“三公”消费的主力。公车消费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财政浪费,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公车私用现象不断损害着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豪华公车满足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享乐欲望,也强化了他们的特权意识,使他们与群众渐行渐远。 公车消费是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也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央及地方政府进行了不断尝试和探索。探索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似乎过于求稳,遏制公车浪费的迫切性不足。他们也总结出若干公车使用的总体原则,诸如经费要减少、车辆总数减少。这些笼统原则体现的改革力度,与正在进行的拍卖相比,显然逊色不少。中央的反浪费条例已出台一月有余,很多地方似乎仍处在观望之中。实行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宁可豪车烂在车库,也不愿冒改革风险,甚至继续乘坐豪华公车招摇过市。 对当前一些地方的公车改革,公众也有些疑虑,担心是否会成为“以旧换新”的游戏。不少人对发放给公务人员的“车补”也有所不满,担心“车补”成为比享用公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福利。疑虑也好,不满也好,这些都是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一定能在改革中得到解决。 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治理“车轮上的浪费”,要拿出雷厉风行的具体措施。公车改革不能左顾右盼、慢慢吞吞,不能对既得利益恋恋不舍,顾虑拖延、虚以应对、走三步退两步,这种态度严重不适应中央反浪费条例的要求,严重背离了公众期盼推进车改的强烈愿望。推进公车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大幅度减少公车的数量,降低公车监管的成本,需要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的魄力,需要快刀斩乱麻对公车“下手”的行动。 |
相关阅读:
- [ 01-12]五粮液公车改革续:今后不再购入一般公务用车
- [ 01-11]江西试水公车改革 拍出464辆公务车成交2689万
- [ 01-06]江西试水公车改革 500辆公务车开锤拍卖
- [ 12-17]江西新余“试水”公车改革 个人公务交通将按月补贴
- [ 12-09]湖南岳阳公车改革:难说改革的改革
- [ 11-27]公车改革的最大价值是清理特权意识
- [ 11-27]公车改革的最大价值是清理特权意识
- [ 11-27]不省钱的公车改革是伪改革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