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退休人员安度晚年,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还可为实现较均等公平的“老有所养”积累改革能量。 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并向其中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适当倾斜。全国74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因此受益。 这是自2005年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10年以较大幅度上调。让企业退休人员安度晚年,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而在养老待遇多轨制的现实格局中,上调企退养老金,还可为实现较均等公平的“老有所养”积累改革能量。 当下养老制度改革的难点已众所周知。一方面,养老制度现行结构导致的养老待遇差异化应该怎么改进;另一方面,越来越庞大的养老支出可能带来的亏空应怎么填补。缩小养老待遇的差异,推进养老金并轨当然是应有之义。但在实际操作中,无论以公务员退休养老待遇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为并轨基准,都将面临种种难题。以公务员退休养老待遇为基准并轨,将产生巨大的养老金缺口;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为并轨基准,也很难获得公务员群体的认同。最近由此引发的争论,已经折射出了养老金并轨的难度。持续上调企退养老金,实则发出了这样的信号:在养老金并轨有待条件成熟时,抬高养老待遇的下限,给予更多的实惠,更加具有现实性。 当然,在企退养老金上调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还有基数更为广大的养老群体,处于养老金双轨体系之外。因此,在探索企退群体与公务员群体之间的养老公平和改革路径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到其他城乡居民养老制度的改革。居民养老险和新农保能否随同企退养老金上调的节奏,也逐步抬高下限,同样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如果说上调企退养老金尚能支付的话,在更广泛层面普遍提高养老待遇,使之与上限靠近,显然需要更为充盈的养老资金池,否则将无法抵御出现巨大缺口的风险。这实际上牵涉到了养老制度改革的第二个命题:即如何做大养老资金池。大力发展补充养老金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鼓励社会兴办养老产业,是既定政策。与此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养老资金的配置作用。没有市场化的养老金运作机制,养老资金池就可能出现断流,这种压力最终可能迟滞养老制度改革的进程。 有钱才好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培育市场化的养老金运行机制,是培育均等公平的养老体系的必要前提。这个前提具备了,持续上调企退养老金和其他城乡养老待遇才能机制化,也能扩展到为公平养老铺路的改革价值上来。 本报特约评论员 徐立凡 |
相关阅读:
- [ 01-09]养老并轨未动,先担心“对公务员不公”?
- [ 01-09]企退人员养老金再涨10% 专家称还将连涨四五年
- [ 01-09]新京报:养老并轨未动,先担心“对公务员不公”?
- [ 01-08]国务院:今年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提高10%
- [ 01-08]人民日报刊文:拉平养老金待遇对公务员不公平
- [ 01-07]在养老金上应该比的是谁更公平
- [ 01-06]人民日报发文称海外公务员待遇较普通人高
- [ 12-28]城乡养老金何时走出“零花钱”尴尬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