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16个领域部署了60个具体的改革任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进军号角,我们要从现实的需要、战略的高度与发展的路径上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等。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的需要上认识到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引擎”。但是,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在降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在经济方面迫切需要增强发展后劲;在政治方面迫切需要推动体制创新;在社会管理方面迫切需要化解突出矛盾;在文化发展方面迫切需要激发创新活力;在生态环境方面迫切需要健全法律保障……这一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也更加复杂,新技术革命不断兴起,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后起国家追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两面夹击”的压力。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就是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利益调整的过程,有时难免“伤筋动骨”。尤其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矛盾更多、困难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过去35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从全球视野、全国大局的角度对改革的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系统而又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领域的改革。 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发展的路径上认清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为此,《决定》从16个领域部署了60个具体的改革任务,这就是对我国改革的整体思路、基本方向、关键领域、重点任务、先后顺序的进一步明确。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一哄而上,而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通过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的“全盘活”。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距离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满打满算还有七年多,《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和阶段目标不能够无限期拉长。所以《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面对发展新形势、改革新任务,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沿着《决定》绘就的时间表、路线图,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韩元俊) |
相关阅读:
- [ 11-16]有“接”有“纳” 户籍制度改革瞄准破除城乡壁垒
- [ 11-16]“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社保改革新尝试
- [ 11-16]国企改革演变史
- [ 11-16]外媒热评三中全会改革决定 聚焦中国民生重要变化
- [ 11-16]三中全会决定显诸多亮点 改革蓝图回应民众期待
- [ 11-16]行政学院教授谈省管县改革:国家太大不宜一刀切
- [ 11-16]中国捧出改革“大文章” 三大新意成亮点
- [ 11-16]聚焦三中全会:改革力度空前 18个热词引关注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