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人民币对内贬值是一道民生考题

www.fjnet.cn 2013-11-05 16:20  胡  艺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生活中,人们感觉到在国内,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而在国外,人民币越来越值钱。其实,前者是讲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后者则关涉汇率。钱越来越不值钱呢?”数据显示,大米8年期间年平均上涨9.2%。就购买大米的能力而言,与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缩水至576元,即人民币对内贬值了。(11月4日《中国青年报》)

虽说人民币对外升值对于同胞出国消费有利,但是人民币对外升值只是一个汇率观念,并不会提高国内民众的现实购买力。对于基本不出境消费的人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基本体会不到。相反,人们对人民币对内贬值的感受真真切切。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近几年公布的CPI上涨鲜有超过5%的月份与年份。但是民众对此难以感同身受,普遍感觉“钱不经用”。大米8年期间年平均上涨9.2%,1000元已缩水至576元,就是佐证。物价长期高位运行,通胀压力尚存,自来水、天然气涨价,电价阶梯式改革,掣肘了民众生活质量提高。以食品为龙头的物价持续上涨给民众带来很大的生活压力。再加上中小企业面临发展困难,不少居民收入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与物价涨幅,货币购买力下降,民众生活质量与消费信心受到了冲击。

针对于此,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在继续平抑物价的同时,做好“提低”工作。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显得十分重要。用人单位也要拿出为职工涨工资的诚意与行动。

当然,工资到底该不该涨,如何涨,需要政府做出一揽子的制度安排,有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公平的劳资平台上协商与博弈。政府提出工资倍增计划,划定工资指导线,是一条途径,但是政策关键在执行。全面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通过政府的强大执行力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让劳动者工资与企业效益、经济发展同步,把物价甩到收入的背后,十分重要。

但是,有消息说,酝酿已久的《工资条例》受到了企业抵制,理由是企业不景气,税费负担过重。在2012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表示,如果不偷税漏税,九成企业可能倒闭。表面上看,这种观点有点耸人听闻,但是也道出了企业税费负担过重,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艰难的现实。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实际行动帮扶企业。特别是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与中小型民营企业,要让他们给员工涨工资,政府更应体现责任担当。笔者注意到,中央出台了一些减税措施。比如,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微型企业免征22项行政事业类收费。对月销售额2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免税。等等。但是从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中小企业压力仍然很大,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还须继续加力。

此外,政府还要给企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破解部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避免部分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通过减税、融资等帮扶努力,帮助中小企业、困难企业提高竞争力与利润空间,有利于企业产业升级换代,应对经济转型,也有利企业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加薪困扰,消解民众的物价焦虑感。

政府在“提低”的同时,还要“限高”。人社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显示,我国企业工资分配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企业高管收入增长偏快,部分高管水平过高。部分行业工资水平增长过快,水平过高,部分行业企业高管年薪上千万元。而两成职工五年未涨工资。因此,对于效益好、工资高的企业尤其是国企高管,政府要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打破既得利益格局,规范企业高管薪酬,抑制部分行业企业工资水平过高、增长过快的趋势,缩小贫富差距。

政府除了做“加法”以外,还要做“减法”。比如,压缩“三公消费”与行政经费,切实管好豪华楼堂馆所;再比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事业投入,补齐公共服务与社会救助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也是在帮助民众缓解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