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依靠民企,关键要“破门”
www.fjnet.cn 2013-11-05 08:06 李 龙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政府要信任民企、依靠民企,首先要开“门”接受民企。大幅取消投资审批事项,尽量缩减投资项目核准,金融、铁路等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中国经济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企业家的信心,而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信任。”“今天把你请来座谈,就代表着我们的信任。对民营企业家,政府不仅信任,还要依靠!”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经济形势座谈会。轮到马云发言时,这位淘宝网创始人的建议直来直去,李克强的回应则坚定温暖。 马云的发言很实在,确实,对中国民营企业家来说,最大的资源就是政府的信任,因为有了政府的信任,不仅可以和国企平等竞争,还可以和国企一样享受众多优惠政策;而总理的回应也很实在,政府不仅要信任民营企业家,还要依靠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凸显了民企的地位和作用。 民企发展到了今天,已变得不可或缺。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民营经济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2%,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9.9%,目前,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超过60%,占税收比重约为50%,占就业比重约为80%。可见,在带动就业等方面,民企已远超国企。 然而,从马云的发言中至少透露出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民企和国企并没有平起平坐,机会的不平等带来的是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对民企的行政审批权过多,“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仍然存在。 无可否认,破解民企“不公平待遇”、打破各种“门”,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比如说,国务院继“非公经济36条”颁布5年之后,2010年再出“新36条”,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可是,“非公36条”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新36条”则基本处于空转的状态。反而是国企“做大做强”的声音不时耳闻。 当然,国企可以做大做强,但问题是不能挤占民企的空间。可现实是,横亘在民企面前的“玻璃门”、“弹簧门”以及“表面迎进去,实际推出来”的“旋转门”还有不少。表面上看,并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把民企拦在“门”外,但到了招投标,民企就是比央企、国企矮半截,就是破不了那扇“门”。 如何“破门”?关键在于政府“开门”。“门”又在哪里?广州市政协委员历时两年制作的一个投资项目审批“万里长征图”,呈现项目从立项到审批经20个部委、盖108个章、799个审批工作日的艰难历程,就是很好的说明。类似这些行政审批的“制度化关卡”挡在民企面前,民企很难经得起折腾。 因而,政府要信任民企、依靠民企,首先要开“门”接受民企。大幅取消投资审批事项,尽量缩减投资项目核准,金融、铁路等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路径很清晰,问题还是“老问题”,能不能真正实现?其次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敢于向既得利益集团开刀,让民企获得更多和更公平的机会。时下在某些垄断领域,既得利益集团成了改革的最大阻力,如何让它们愿意在市场上分一杯羮给民企,需要政府拿出更大的勇气;最后则是用公平的市场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细致的服务环境,让民营企业家安心做大做强民企,从而激发更大的市场活力。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4]李克强三大施政要点:寻求平衡 力推改革 护航民企
- [ 10-18]重庆一年现10余抱团式民企“航母”百亿资金扎堆金融
- [ 10-04]多家大型民企提交办银行申请 民营银行春天来了吗?
- [ 10-04]多家大型民企提交办银行申请:民营银行的春天来了吗?
- [ 09-25]北京超60%路侧停车位收费管理归一家民企垄断
- [ 09-18]党报曝民企节日礼单:打点一般官员送三千至五千
- [ 09-09]欲破民企玻璃门,先啃行政垄断硬骨头
- [ 09-01]娃哈哈“萌生去意”拷问政府与民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