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不能少了民生盘点
www.fjnet.cn 2013-10-08 08:22 朱昌俊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我来说两句
黄金周已经结束,按照惯例,又会出现各种盘点,比如商家关心营业收入是否增加,旅游部门统计游客数量,地方政府总结财政收入状况等。但对于绝大多数民众和游客而言,黄金周所暴露的种种社会问题以及“人在囧途”的现状,何时得到改变,无疑是最关心的。因此,总结黄金周,不能少了一份民生盘点。 虽然黄金周早已被公众视为公共假期,但当年黄金周设立之初衷乃是着眼于刺激内需,而今随着公众权利意识与消费能力的提升,这个初衷与保障公众休假权利之间的隔阂愈显突出。这种隔阂落实到具体的公共服务上,就可能导致旅游部门乃至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于游客权利的保障。比如,明知地方接待能力不足,仍不采取限流措施;监管部门则由于狭隘的地方利益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放任旅游市场乱象。 一方面是大众消费需求的激发,一方面有限的集中性公共假期又难以承载如此大的旅游需求。这种供需上的矛盾,恰恰凸显出民生方面的软肋。交通事故、堵车、游客遭遇不文明市场行为等,这些现象在平时可能因为司空见惯而被忽视,到了集中性的假期,却会被前所未有地放大。 当然,必须承认,旅游从专属人群的消费升级为大众的生活方式,这其中所蕴含的出游群体的扩大,消费需求的激增,都难免会对既有社会秩序形成冲击。但无论如何,这是一种必须要面对的社会发展趋势。它考验的是社会发展基本面中,包括民生服务在内的软实力问题。比如新旅游法在长假到来之前生效,为何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有必要反思法律的执行效率问题;而集中式的公共假期,这几年所凸显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是否提上了改革日程,也检验着政府倾听民意的态度。 从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旅游已经越来越走向大众化,而各种问题的暴露,正是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与旅游大众化趋势不相匹配的重要结果。旅游包含了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黄金周的大规模出游更是观察民生境况的一个重要窗口。在人人有出游需求的时代,如何保障每一位游客的正当需求和权益得到保护,既关乎民众尊严的保障,也是考量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黄金周那些人尽皆知的“窘况”,除了公共管理和公共资源供给上的落差,游客自身不文明行为的扎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游客公共意识与文明素养的提升,与景区本身的公共管理的完善也是分不开的;还需注意的是,集中休假所导致的资源紧张,本身也刺激了一部分不文明因素的生成,比如到处“人满为患”就很可能弱化游客的文明意识,盲目跟风不文明行为自然得以衍生。 之所以强调要为黄金周做一份民生盘点,不仅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从大的意义上而言是“人”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而言,游客的舒适度永远是考量一个黄金周的主要指标,而这种舒适度直接对应的即是民生境况。由此,面对集中性出游对于社会问题的集中曝光,相关的公共政策调整以及市场的净化,都要得到及时的跟进,这考验的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自我修复能力,也是政府民生情怀的一张试纸。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08]呼唤升级版黄金周
- [ 10-08]重罚不文明,看谁当“勇夫”
- [ 10-08]黄金周争议促推旅游经济转型升级
- [ 10-08]黄金周,洞察中国的黄金时刻
- [ 10-08]算算黄金周出游的性价比:多花费一半却难享高品质
- [ 10-08]《旅游法》实施后的首个黄金周 散客旅游渐成主体
- [ 10-08]黄金周落幕福州旅游总收入近十亿元 比增20.28%
- [ 10-08]“收票族”事件需要及时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