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药品对比港价方知乱在市场

www.fjnet.cn 2013-08-15 17:10  堂吉伟德 来源:西安晚报 我来说两句

最近,因价格等因素,不少内地人开始到香港购买药品。香港西环一家大药房的老板告诉记者,一天销售额有10万港元,其中内地人约占一半。在香港铜锣湾骆克道一家大药房,内地来的旅客郑先生想为朋友购买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品——赫赛汀。通过价格对比发现,这种同规格药品有些可差价1万元。(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4版)

对于内地与香港之间存在的巨大药品价差,专家认为内地“以药养医”推高药价,香港免税拉低药价,依然是“政策因素”的老生常谈。然而,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所谓的以药养医和税率过高的理由难以立足。

真正的问题在哪儿?既在“以药养医”,更在“靠药牟利”的市场乱局。可以说是从生产到流通再到使用,每一个环节都有原因。首先,从审批的角度来说,药品准入门槛太低,药品注册环节把关不严,药品的“准生证”放得太滥,换个剂型、规格就能够成为新药,“狡兔三窟”的结果,就是同类药的品种太多太滥,并为“降价死”埋下了伏笔。

其次,从生产的角度来说,药品定价权完全掌握在企业的手中,定价十分不科学,而物价管理部门也未能完全进行把关。很多药品,只是换一个包装一个名字,但在价格上却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其实都是定价不科学的因素使然。

再次,从流通的环节来说,一个医药代表曾说,自己所代理的药品,往往要经过生产药厂及其所属的销售科将药品出售给独家代理商,然后由独家代理商销售给各级推销商,各级推销商将药品出售给医药公司,由医药公司将药品出售给医院。即使最简洁的销售方的程序也要经过药厂-独家代理商-医药公司-医院。现行药品从生产到使用这个链条中,主要涉及厂方、医药代表、医药代理公司、医院、医生以及药品招投标管理等部门和人员,雁过拔毛之下自然会药价浮高。

最后,跟偏的“药品集中招标”成了药价虚高的推手。之前央视曾经报道,出厂价0.6元,中标价超过11元,医院零售价超过12元,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从出厂到医院的利润超过2000%。目前的招标采购事实上就是对药品的二次议价,企业的所谓中标,并不是和医院真正成交,而只是获得了一张可以和医院交易药品的门票,其主动权依然在医院。所以尽管取消了“药品加成”的政策性因素,但在趋利的惯性并没有消除,取消了名义上的加成,但私底下的交易始终存在,回扣等商业贿赂现象依旧存在,以至于出现了“中标死”的怪象。

药品对比港价方知乱在市场,其解决良方也有现成的经验可学。一是要严把药品审批关,堵死药品改变马甲的空间;二是要严格审查药品价格,将成本控制在生产环节;三是要缩短药品流通环节,医院药品由政府有关部门集中统一采购,减少中间盘剥;四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强力打击商业贿赂,让医德重塑,医风好转。要知道,浮肿的药价下面,其实是一双双挥动的权力之手。

  • 责任编辑:刘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